从A到Z的兽迷(2008)
![]() |
這個頁面是一份原始的、存檔的或翻譯的文件。 文件本身並不代表本站的立場,須盡可能保持原貌,並可考證。 |
《Furries from A to Z(Anthropomorphism to Zoomorphism)》 | |
作者 | Kathleen C. Gerbasia,Nicholas Paoloneb,Justin Hignerb,Laura L. Scalettac,Penny L. Bernsteind,Samuel Conway、Adam Priviteraf |
---|---|
語言 | 英文 |
題材 | 兽迷;微博;亚文化; |
類型 | 文献 |
出版者 | 《Society & Animals》 (译:社会与动物) |
出版日期 | 2008年3期 卷16 |
頁數 | 16 (2008) 197-222 |
ISSN | 1063-1119 |
目录
文献下载[编辑]
《Furries from A to Z(Anthropomorphism to Zoomorphism)》.pdf
译者注[编辑]
本页面含有来自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容。
2007年,Gerbasi博士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来评估媒体对兽人的刻板印象,包括兽人被赋予的心理健康特征。
通过对两个关键的兽人身份问题的二分回答得出一个二维的兽人分类,并提出“物种身份障碍”设想,这种将Furry简单归类到“物种认知障碍”是错误的。
直到2017年 何霁宇 的《兽迷亚文化的身份边界与性污名》发表,才纠正了将兽迷归类为物种身份障碍的错误观点。
- 翻译:碳酸、Tasker、天孤
- 校对:碳酸、Tasker
摘要[编辑]
本研究为探寻兽迷群体,调查了参加Anthrocon的兽迷群体(n=217)和非兽迷个体(n=29),以及大学生(对照组)(n=68)。
通过对两个关键的兽迷身份问题(“你是否认为自己不到100%的人类”和“如果你可以变成0%的人类,你会吗”)的二分法回应(“是”或“否”),可将兽迷以两个维度划分为四类。
该二维度分别是自我认知(无扭曲 vs 扭曲)和人类种群身份(已获得 vs 未获得)。25%的兽迷样本对两个问题都回答“是”,因而他们属于“自我认知扭曲”且“未获得人类种群身份”的一类。
该类型的兽迷有些特征类似于性别认同障碍人士,而其背后的原因尚未明确。因而兽迷主义和以往提出的“物种身份认同障碍”仍亟待深入研究。
译者注:这种从心理学角度将兽迷群体的“人-动物”身体和精神之间的认同错位,命名为物种认同障碍(Species Identity Disorder)。引来了心理学内部非常猛烈的批评,这是对“性别认同障碍”模型的简单挪用,不仅病理化了兽迷群体,且规制了对幻想中的性别认同的想象空间。其后的一系列心理学的量化研究,都始终没能走出这类自然科学式的本质主义路径。这些研究虽然指出了兽迷文化的一些统计学特征,并反驳了大众传媒的刻板化污名,但完全忽略了兽迷内群成员对“兽迷”这一身份认同的差异性。
作者简介[编辑]
- Kathleen C. Gerbasia / 助理教授,社会科学部,心理学,尼亚加拉县社区学院(NCCC),Sanborn,NY 14132,USA
- Justin Hignerb / 前本科生,尼亚加拉县社区学院(NCCC),Sanborn,NY 14132,USA
- Nicholas Paoloneb / 前本科生,尼亚加拉县社区学院(NCCC),Sanborn,NY 14132,USA
- Laura L. Scalettac / 副教授,心理学,社会科学部,尼亚加拉县社区学院(NCCC),Sanborn,NY 14132,USA
- Penny L. Bernsteind / 副教授,生物科学,肯特州立大学,Stark,6000 Frank Ave.,N. Canton,OH 44720,USA
- Samuel Conway / Anthrocon(AC)大会主席,Inc.,PO Box 476,Malvern,PA 19355,USA
- Adam Priviteraf / 研究生,心理学系,Park Hall,纽约州立大学,Buffalo,NY 14260-4110,USA
发表于2007年8月29日,收录于2007年10月29日。 DOI: 10.1163/156853008X323376
译者注:Anthrocon(AC)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兽迷俱乐部,固定每年6-7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举行。官网链接:https://www.anthorocon.org
简介[编辑]拟人化(Anthropomorphism),是指将“将人类特征赋予非人类实体”。在对PsycINFO数据库以“拟人化”为主题进行搜索后,找到了186篇文献,其中69篇出版于1991年至1999年,46篇出版于1999年之后。
Furry是指认同毛茸茸的文化的人。Furries是对拟人化动物(如卡通人物) 有明显兴趣的人的统称。
1. 以男性为主; 2. 小时候喜欢看动画片; 3. 喜欢科幻小说; 4. 是同性恋; 5. 戴眼镜留胡须(仅限男性Furry); 6. 从事过科学家或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 7. 最常选择的狼和狐狸作为它们的灵魂动物/守护神。 同时Gurley还表示,有些Furry要么感觉自己像,要么希望自己是人类以外的动物种类。即使大众媒体没有明说,也暗示了Furries往往是有心理问题的人。对于一个客观的科学家来说,这些所谓的Furries只不过是基于大众媒体对非常有限数量的采访/或观察的解释而做出的猜测、哗众取宠或过度概括。
本研究的具体目标[编辑]本研究想要测试人们对Furry的刻板印象,并尝试找出Furry的特征。Furry是否更有可能: A 是雄性而不是雌性; B 喜欢科幻小说(比不是Furry的人更喜欢); C 是同性恋; D 戴眼镜、蓄胡须——仅限男性; E 穿兽装; F 成为科学家或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工作? Furry小时候喜欢动画片吗(比不是Furry的人更喜欢)? Furry会认为自己不完全是人类吗?以及如果有可能,会宁愿放弃人类身份、变成其它物种? 最后,本研究希望能解答两个问题:
1. Are furries perceived as having behaviors commonly seen in personality disorders?
研究方法和步骤[编辑]在世界上最大的年度Furry会议上招聘了Furry参与者(FP)和不是Furry的参与者(NFP),据统计,参加会议的人数约2500人,其中大部分是Furry。
参与者团体[编辑]在研究桌附近的参与者被邀请填写调查问卷 (n=408)。最初的408人中,有134人拒绝调查,有4个未成年人的数据不包括在内。
调查工具[编辑]我们开发了两个调查工具。第一个是会议调查,针对会议参与者。第二个与第一个平行,但不包括有关Furry身份的问题,是针对 对照参与者(CP)的。
关于Furry身份的问题包括: 1.你认为自己是一个Furry吗(不用管“Furry”对你意味着什么)? 2.你认为自己是不是100%的人类? 3.除了人类之外,你认为自己是哪种动物/物种? 4.如果你可以变成0%的人类,你愿意吗? 5.你几岁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是Furry的? 6.你是几岁开始接触到Furry文化的? 7.你的家人知道你是Furry吗? 8.你有兽装吗? 9.你穿兽装吗?
1.天生与其他物种有联系; 2.与其他物种有共同特征; 3.前世是一个非人类,转世成人; 4.与物种有神秘的联系; 5.对自己的人类身体感到不舒服或不合适的感觉; 6.是一个被困在人类体内的非人类物种。 最后两个问题是对GID的标准进行了改写,这些标准来源于《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TR,2000)》。
1.Comer's(2004)的19种人格障碍特征; 2.来自TIPI(Gosling,Rentfrow和Swann,2003; Gosling,n.d.)的所有10个项目,这是一个简短的大五度量,我们修改了关键的负面项目; 3.所有的3个经验开放性子量表(IPIP,n.d.,Goldberg,1999)包括创造力(6项),非常规(5项)和审美欣赏(5项)。 IPIP子量表和TIPI两个目的:它们的存在掩盖了人格障碍特征,并且IPIP子量表允许Furries作为一个群体对艺术的兴趣。这45个人格项目并排2列,分别以A和B标记。在每一列中,同一来源的两个项目不会连续出现。
对照组调查询问了人口统计学问题,并包括相同的个性特征清单和说明,只是将“大学生”替换为“Furry”。
结果[编辑]
人格清单结果[编辑]
人格障碍项目[编辑]大多数(19个中的15个)人格障碍特征被更频繁地归因于大学生而不是Furry。
IPIP项目[编辑]五个IPIP审美欣赏特征中的三个(“相信艺术的重要性,看到别人可能注意不到的美,喜欢感觉与大地的亲近”)被更有可能归因到Furry而不是大学生。
TIPI大五人格项目[编辑]在10个TIPI项目中,发现了6个有显著差异的项目。
Furry的身份、与非人类物种的联系和Furry的类型[编辑]调查问卷提出了一系列关键的Furry身份问题。
第二个关键的身份问题是,“如果你可以变成0%的人类,你愿意吗?”在回答的206名FP中,有84名(40.8%)说“是”,122名(59.2%)说“否”。 与非人类物种的联系[编辑]Furry被要求通过选择适用于他们的六个列出的联系中的任意多个,来指出他们与非人类物种的联系。
Furry的类型学[编辑]兽迷群体说有不同类型的Furry。使用上面对两个关键身份问题的回答分布和对连接项目认同度的变化,可以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Furry。Furry参与者对两个关键的毛茸茸身份问题的回答被用来构建一个Furry类型学。类型学的两个独立维度被标记为自我认识和人类种群身份。
如果Furry不想成为0%的人类,那就是已获得了,因为对客观的观察者来说——他们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因为他们是人类。
F(1, 192) = 107.43, p < .001 和未达到的Furry的人(希望成为0%的人类)有更高的总连接分数。
这可能代表了性取向、Furry的性别和Furry的类型之间的混淆。女性FP的数量较少,限制了更全面的分析。
性别认同障碍(GID)的相关性[编辑]这项研究的一个目标是探讨GID和成为Furry之间可能的相似之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两个连接陈述是根据GID的一些方面模式化的。考虑到正在形成的Furry类型学,有必要看看这两个连接和四种Furry类型。在回答关于“对自己的人类身体感到不舒服或不合适的感觉”的连接项目的201个FP中,有48个(23.9%)表示这是他们与非人类物种连接的一个方面。在这48个毛茸茸的人中,有45个完成了两个关键身份问题,并且可以被放入Furry类型学中;45个中有36个(80%)是扭曲类型之一(14个扭曲达到和22个扭曲未达到)。在扭曲达到和扭曲未达到的类型中,认可这种连接的FP的百分比分别是32.6%和45.8%。两种未扭曲类型中认可这一项目的可能性显著较低, χ2 (3, n = 188) = 27.435, p < .001 对第二个GID连接的分析也出现了同样的模式。在回答连接项目“你是一个被困在人类体内的非人类物种”的209个FP中,有61个(29.2%)表示这是他们与非人类物种连接的一个方面。在这61个毛茸茸的人中,有57个完成了两个关键身份问题,并且可以被放入Furry类型学中; 57个中有47个(82%)是扭曲类型之一(16个扭曲达到和31个扭曲未达到)。在扭曲达到和扭曲未达到的类型中,认可这种连接的FP的百分比分别是37.2%和60.8%。两种未扭曲群体中认可这一项目的可能性显著较低。 χ2 (3, n = 196) = 45.581, p < .001 对于完成了这两个连接项目的FP来说,这两个连接的回答是相关的。 χ2 (1, n = 201) = 24.146, p < .001 参与者既不认可也不认可(n = 123),或者同时认可(n = 27),超过了预期频率。只认可其中一个项目的人数少于预期频率。额外的分析——其中比较了不同类型的Furry在检查没有、一个或两个GID连接方面的可能性——显示出,在两种扭曲类型中,参与者更有可能检查一个或两个GID连接。未扭曲类型很可能不检查任何一个GID项目。 χ2 (6, n = 188) = 53.121, p < .001) 未扭曲达到群体中没有参与者,未扭曲未达到群体中只有一个参与者检查了两个GID项目(表11)。
讨论[编辑]这项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这个Furry的样本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Furry的人口。 我们能否从这些结果推广到更大的Furry粉丝群?参与者是参加世界上最大的年度Furry会议的方便样本志愿者。没有其他已发表的研究可以与这些结果进行比较。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用从其他来源抽取的其他样本。目前,我们可以说,我们的Furry性取向结果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学生进行的一项未发表的在线调查的结果相似,在这项调查中,有609个毛茸茸的人参与了(Rossmassler & Wen, 2007)。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正在进行更多的毛茸茸研究(K. Gonsalkorale, 个人沟通,2007年7月10日)。第二个问题是可能的需求特征对参与者的影响。虽然一些Furry可能有动机去展示或夸大他们的独特性(B. Harris, 个人沟通,2007年3月22日),但更有可能的是,一个Furry的反应偏差会是一个社会期望偏差。大多数人应该想要表现得“正常”,以反驳之前媒体的嘲笑。像许多人那样肯定地回答关键的Furry身份和GID连接项目,是与社会期望偏差相反的。此外,许多Furry的人报告了非异性恋的性取向。这些结果显示了他们以一种非社会期望的方式回答问题的意愿,并且暗示了他们回答的有效性。尽管可能存在一些缺陷,但这项研究已经开始描述了一个人说“我是一个Furry”的时候意味着什么。结果显示,Furries是一个复杂、独特和多样化的人群,他们在几个方面都很出色: 1. 他们的兴趣和行为独特地结合了拟人化和兽化; 2. 比起女性,男性更多地成为Furry; 3. Furry的性取向与社会规范有很大不同。 人格清单的结果表明,Furry被认为是一个有审美兴趣但没有人格障碍特征的非传统个体。事实上,FP和NFP比CP更不可能认为典型的Furry有人格障碍特征,而CP则更可能认为典型的大学生有这样的特征。有可能是社会期望偏差影响了FP对毛茸茸的描述。然而,如果典型的Furry真的被认为有人格问题,并且社会期望偏差影响了FP的回答,那么NFP应该比FP更有可能认可障碍术语。但这并没有发现。 结论[编辑]成为兽迷对不同的兽迷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事情。我们提出的兽迷类型学是试图区分不同类型的兽迷。对于最大的一群兽迷,即未失真的达到型,成为兽迷可能只是多了一种与其他有着共同兴趣的人交往的途径,比如拟人化的艺术和兽装。
|
参考文献[编辑]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 text revision). Washington, DC: Author.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7).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Washington, DC: Author.
- Caudron, S. (2006). Misfit furries. Who are you people? Fort Lee, NJ: Barricade Books.
- Comer, R. J. (2004). Abnormal psychology (5th ed.).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 CSI. (2003). Retrieved July 23, 2007, from http://www.csiguide.com/ episode.asp?csi=118.
- Epley, N., Waytz, A., & Cacioppo, J. T. (in press). On seeing human: A three-factor theory of
anthropomorphism. Psychological Review.
- Gerbasi, K. C., Harris, B., & Jorgensen, K. (2007, March). Furries: Why do some humans grow up wanting to assume a non-human identity? Interactive session conducted at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Identity Formation, Washington, DC.
- Gerbasi, K. C., Paolone, N., Higner, J., Scaletta, L.L., Privitera, A., Bernstein, P.L., & Conway, S. (2007, March). Th e furry identity: Species identity disorder? Poster presented at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Identity Formation, Washington, DC.
- Gerbasi, K. C. (2007). DrG, Kathy Gerbasi, PhD. Retrieved August 10, 2007, from http://drg_
kcgerbasi.livejournal.com/.
- Goldberg, L. R. (1999). A broad-bandwidth, public domain, personality inventory measuring the lower-level facets of several five-factor models. In I. Mervielde, I. Deary, F. De Fruyt, & F. Ostendorf (Eds.), Personality psychology in Europe, Vol. 7 (pp. 7-28). Tilburg, Th e Nether�lands: Tilburg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07, from http://www.ori.org/lrg/PDFs_papers/A%20broad-bandwidth%20inventory.pdf.
- Gosling, S., Rentfrow, P. J., & Swann, W. B. (2003). A very brief measure of the Big-Five per�sonality domain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7, 504-528.
- Gosling, S. (n.d.). TIPI. Retrieved 2006, from http://homepage.psy.utexas.edu/HomePage/Faculty/
Gosling/scales_we.htm#Ten%20Item%20Personality%20Measure%20(TIPI).
- Guinness World Records Limited. (2007).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08, p. 123.
- Gurley, G. (2001). Pleasures of the fur. Vanity Fair, March, 174-196.
- HBO. (2007). Th e day fu*kers. Entourage. Retrieved August 1, 2007, from http://www.hbo.com/entourage/episode/season04/episode49.html.
- Horowitz, A. C., & Bekoff, M. (2007). Naturalizing anthropomorphism: Behavioral prompts to our humanizing of animals. Anthrozoös, 20, 23-35.
- IPIP. (n.d.) IPIP: 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item pool: A scientific collaborato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oth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trieved 2006, from http://ipip.ori.org/newHEXACO_PI_key.htm#Aesthetic_Appreciation. Rosnow, R., & Rosenthal, R. (2002). Beginning behavioral research: A conceptual primer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 Rossmassler, L., & Wen, T. (2007, May). Furries are people too: Social and cognitive factors in unique social communitie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Seventh Annual Stanford Undergraduate Psychology Conference, Stanford.
- Serpell, J. A. (2003). Anthropomorphism and anthropomorphic selection: Beyond the “cute response.” Society & Animals, 11, 83-100.
- U.S. Census Press Release. (2006). Retrieved August 13, 2007, from http://www.census.gov/PressRelease/www/releases/archives/facts_for_features_special_editions/009383.html.
- Wikifur. (n.d.). Retrieved July 23, 2007, from http://furry.wikia.com/wiki/WikiFur.Furry_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