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瑞,但是Gay——中华内地兽迷与男同性恋者的交叉生态探讨(2023)

来自WikiFur
跳转至: 导航搜索
50px-Documents drawer.svg.png


《福瑞,但是Gay——中华内地兽迷与男同性恋者的交叉生态探讨》
作者知乎@包翔Br.B
出版地中国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
类型知乎 / 议论文
出版日期2023年1月6日

文章下载[编辑]

书籍.pngGiscovery同志观察 福瑞,但是Gay——中华内地兽迷与男同性恋者的交叉生态探讨]

作者简介[编辑]

包翔Dr.B(网名) / 医学博士后,福瑞,G ,公众号:风潮WindTide 首席运营



零、前言与声明[编辑]

本文主要为福瑞与男同性恋者的交叉生态探讨、科普向文章,因此,本研究会提到性相关内容,并且认为是必要的。此外,基于笔者本人的专业背景,本文的研究内容相对会更偏向于“现实侧”(即从现实生活视角出发),这可能是目前中华内地福瑞社群研究所更为需要,并且可能是很多福瑞“有所回避”的。从现有国内外研究来看,从“福瑞侧”(福瑞亚文化视角出发)去研究性取向问题的项目尚有,但从“男同侧”(男同性恋群体视角出发)去研究福瑞社群文化、生态的项目却几乎近无。


由于中华内地福瑞社群生态相关研究相对匮乏,因此笔者不可避免会存在主观推论,也不失为一些可探索论证的方向。同时,因为相关研究的缺乏和进行研究的困难度较高,本文也不得不存在大量引用已有研究的情况,因此本文可能更像是一篇夹带私货的综述。


利益相关:笔者本人是二十多年的福瑞,兽设是一只海豚,同时,本人也是男同性恋者,兼职从事内地LGBTQIA+性少数社群工作多年。本研究期望最大程度基于现实事实基础与现有科学或文化理论,尽可能提及一些中立、客观的研究结论及推论。


无论如何,研究探讨的最终目的在于研究如何改善中华内地兽迷与男同性恋交叉身份者的生存状态。


一、什么是福瑞(Furry)[编辑]

福瑞(Furry)是什么意思?[编辑]

目前,福瑞社群本身对于福瑞的定义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不乏存在受到广泛认同的说法。在中华内地,对于福瑞定义缺乏有效共识。因而,这也是造成中华内地大众与非福瑞男同性恋者群体对于福瑞存在认知缺乏或偏差的重要原因。


首先,“福瑞”即英语单词“Furry”的中文音译,其本义为“有毛皮的,毛茸茸的”。笔者非常欣赏“福瑞”这一中文音译——其在中文语境中存在正面积极的文化意义,对社群形象具有一定正向帮助,其他类似意义说法如“兽人”“兽人控”“兽迷”“兽爱好者”“毛毛”等都存在语义的偏颇性,对于大众中文使用者来说,与其所指本体可能有所不形容,并不能很好地用这些词表达该概念的所有内涵与外延。相较来说,“福瑞”一词,反而属于一种创造性的词汇,虽对于大众及非福瑞男同性恋者可能存在“初见时表意不明”的情况,但当其词义传播状况良好时,反而消除了其所包含之内涵与外延的偏颇性,其在中文语境中更不容易被误解。


现介绍几种较为成熟的说法:


A.复旦大学知和社在文章《走进Furry世界!》[1]中认为:

要对“Furry”进行定义,离不开词义:“furry”一词本指 “有毛皮的,毛茸茸的”。而在这里,在兽圈(furry fandom)中,“Furry”的有三个基本的含义:

拟人化的动物角色,在这里一般被翻译成“兽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兽人与游戏魔兽世界中的兽人不同。举个例子,Nick Wilde in Zootopia is a furry.(电影《疯狂动物城》主角)

拟人化动物角色的爱好者,即构成Furry文化群体的主体——“兽迷”,也可以翻译为兽控、兽人控、兽粉、毛毛、小动物等等。

与以上两个含义相关的一种文化概念,比如This is a furry event, a furry mug, a furry T-shirt, this place is so furry. (这是一场兽聚,一个福瑞马克杯,一件福瑞T恤,这地方充满了福瑞感)

既然Furry文化的主体是兽迷,那究竟什么是“兽迷”?这是一个相当模糊且难以定义的概念。

Furries from A to Z(Anthropomorphism to Zoomorphism) 是2010年之前有关Furry最为全面的一项描述型社会学研究,作者Kathleen C. Gerbasi在文中对兽迷进行了定义: 兽迷是指那些对拟人化动物有着强烈兴趣的人,通常他们会将自己定义为不同于人类的动物


这应是一种最容易为被中华内地公众及福瑞群体所接受的说法。但需要注意的是,“furry”一词本指 “有毛皮的,毛茸茸的”,但并非所有福瑞设定“兽设”本身都一定是“有毛”的,比如海豚、鲨鱼、蜥蜴、鳞片龙等。但因此我们可以举出中华内地公众更容易接受的例子:米老鼠、唐老鸭是福瑞,喜羊羊是福瑞,虹猫蓝兔七侠传是福瑞,蓝猫淘气三千问是福瑞,玲娜贝儿是福瑞等……


B.Wikifur(大型全球化的福瑞Wiki百科)中认为:

Furry在英语中是一个形容词,意为毛皮的;覆有毛皮的,也被意译为毛毛;这个词有好几种意义,取决于它被使用的前后文。它的主要意思是 "包含或类似于动物毛皮"。它也包含了涉及对于拟人化动物、传说及神话生物、具有人类或超越人类能力的幻想生物的兴趣在里头。


相关的主题,或者对于这个主题感到兴趣的群体,都可以被称为Furry。这个字在兽同好圈中通常也被泛指兽艺术品或角色扮演中的角色或兽设。


当一位同好说他们是Furry,在中文里头有很多种称呼法,包括“ 兽人”“ 兽迷”“ 兽人迷”“ 兽爱好者”、“ 兽人爱好者”“福瑞控”“毛毛” ,但通常是在表达他们对于拟人化动物或者生物的兴趣,这些兴趣的表达方式通常是透过很多种方法:艺术、文学、角色扮演等等,对于Furry的兴趣,不同的人在意义及爱好的程度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可能是由于该诠释过于重视语言学的缘故,此说法的行文对于国内普通大众欠理解性上的友好,并且从行文上来看过于倾向于“Furry兴趣”“Furry爱好者”的内涵诠释。但其强调Furry可以是一种在各种领域上表达的兴趣,对于纠正某些对于Furry的大众错误认知是具有一定帮助的。


C.FurScience[2](全球最大的福瑞学术研究团体,但以欧美福瑞文化研究数据为主)认为:


初设定义:Furries are people who call themselves furries. 即:福瑞,就是那些自称自己是福瑞的人


改良定义:Furries are people who self-identify with an interest in anthropomorphism. 兽迷们足够喜欢拟人动物角色,以至于愿意用furry来定义自己。进一步诠释:furry这一标签也在反映着兽迷们的日常行为。 兽迷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拟人动物角色,而且这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自我身份认同。


这种说法基于Courtney N. Plante "Dr.Nuka" 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虽然其对于福瑞的定义具有一定的偏颇性,但这一定义其对于 “现实侧”的福瑞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其着眼于福瑞之“人”“人群”“身份认同”的说法,进一步让“以人为本”的福瑞研究有了更好的语料所指。


关于福瑞的定义,在社群内部仍在进行不断地探讨与优化,其但其定义在中华内地走向固化,形成共识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福瑞一词文化含义的核心关键词,离不开“兽”(”动物“)+“人”(“拟人”+“爱好”+“社群”)。笔者认为福瑞一词的解释简化将会是福瑞文化向中华内地公众,向男同性恋社群传播的重要途径。


什么是兽设(Fursona)?[编辑]

接下来,我们需要简单介绍一下与福瑞相关的一些重要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福瑞社群。


复旦大学知和社在文章《走进Furry世界!》是这样解释的:

创造属于自己的兽设是兽迷中最普遍的行为之一。 具体而言, 兽设是指自我的拟人化动物表征,是表现在自己身上的以动物为主题的虚拟角色,是兽迷在圈子里的形象(但并不一定具有具体的图像)。


FurScience2020年夏季全球互联网调查的兽设物种占比结果

根据FurScience2020开展的调研,占比较高的为“其他原创物种(可理解为非常见动物的混合种,兽迷社群内有时会戏称为“奇美拉”)”,狼、龙、狐狸、常见动物的混合种,占比比较低的也有鲨鱼、恐龙,蛇,乌鸦,昆虫等,可以说兽设的种类繁多,无所不包。


FurScience团队主要研究者Dr. Plante认为:这些物种通常与人们对于动物的刻板印象紧密联系——如狗或狼与忠诚联系在一起,猫和懒惰联系在一起,兔子和害羞联系在一起,再比如狐狸和狡猾联系在一起。 作为主体的兽迷很可能会用这样的刻板印象来描述自己,尽管这样的刻板印象并不一定能够与真实的自我相吻合。


兽迷各自的兽设往往和自身对该动物的喜爱相关,比如一些福瑞的兽设可能是自己曾经饲养过的宠物,或者某些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动物。兽设除了是源于自身的喜爱,Dr. Plante在FurScience: Anthrocon 2017 Summary中指出,兽设往往还与兽迷的理想人格、生活相对应。


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兽设不仅仅只包括物种,常常还包括名字、性格、行为习惯甚至故事背景等其他心理文化元素


实际上,兽设“Fursona”一词是福瑞“Furry”+人格面具“Persona”的组合词。人格面具一词源于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的经典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他提出“人格面具,表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的特定场景外显的人格特点的集合(而不是人格本身)。”


广义上,任何一种“角色扮演”的行为都可以算作一个“人格面具”。基于“现实侧”,Fursona可以算作是Persona的一种。荣格在著作[3]中是这样描述人格面具的:


“Persona 是一种面具,一方面用来确立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另一方面则封印住我们与生具来的本性。”


Persona一词同时又是大名顶顶的游戏作品《女神异闻录》系列的英文译名,故有玩家[4]对此有过较为通俗的解释:


人格面具是专门用来“给别人看”的伪装,是我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习得的自我保护技能。 人格面具可以视为社会角色的根本,也就是我们在学习扮演各种角色的同时建立的配套人格特质。为了能被社会接纳、不成为众矢之的的黑羊,人格面具会替我们筛掉不适合在当下表露的心理样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容易对成员复杂的社交场合感到焦虑,因为不同人格面具的差距越大,越会导致我们不知所措、难以判断该以何种样貌对外。 人格面具对于人的社交行为是必需的,它使我们能够与各式各样的人们交际,即使与对方相处令人不快。在不同的场景中,人会戴上不同的人格面具,例如,与父母相处的时候戴的是一副人格面具,与朋友相处的时候戴的是另一副人格面具。 若我们过度依赖人格面具、让它反客为主,那自我与他人的界线将变得模糊,最终我们失去主体性、成为只能反映他人看法的空洞回音。 荣格认为人在心灵成长上的一项重要功课便是:建立起灵活且具有弹性的人格面具,让它在帮助我们社交的同时,也不会冲撞或隐藏我们的本性。 这也是《女神异闻录》系列“揭开面具,才能得到力量”这个设定如此关键的原因。揭开代表默许不公发生、间接成为帮凶的人格面具,将自我解放冲撞现有体制,这正是人格面具操纵者强大力量的泉源。但是面具被揭开后并没有就此消失。主角们觉醒之后并不是舍弃了面具,而是重拾对面具的“掌控权”,能视需要戴上脱除的人格面具才是真正的“力量”。


国内对于人格面具理论的分析心理学研究并不在少数,《论人格面具及其教育意义》[5]一文中提出:


它是我们呈现给世界的外表或特征。通过这种呈现,我们得以与周围的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人格面具既联结外界物质又联结着内在心灵,它有助于我们透过人格面具,了解阴影和心灵内部的情结,回归心灵的自性,以及实现人的自性化。

随着羞耻感的产生,儿童从3~6岁开始表现出人格面具的行为,这是教育的必然结果。到了青春期,他们就会尝试各种人格面具行为和人格面具表现。人格面具的发展在青春期及成年初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们内在有着很多的冲动、幻想、欲望、梦境和理想主义,外在又有着许多“要求与群体倾向一致”的压力。与外界的社会环境发生联系,也许看起来是非常原始而共同的期望。因此,当青春期的孩子这样做的时候,其间的平衡往往又会受到同龄团体心态的破坏。而对这种同龄团体的认同,正是协助他们从父母处解放出来、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因此,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有可能掉入人格面具的两个“陷阱”之中,即要么对外在客体付出过度的关注,要么就过度沉浸在内在的体验或幻想之中。无论是何者,都不利于心灵的健康。

人格面具产生自沟通的需要以及主体对社会的适应,它在掩盖本质的同时具有保护心灵免受损害的功能。

对人格面具的认同是必需的,但当这种认同达到“过分认同”的程度或“同一”的程度时,将面临病理性的威胁。这将暗含着此人会缺乏对超出其社会角色、性别角色之外的太多事情的知觉或理解,也是一种不成熟。过分认同人格面具,导致一种心理僵化或脆弱;其无意识中的内容就将闯入其意识中,而不是在一种可控的方式下慢慢涌现。自我便无法感受到内部事件,因此而不能够对它 们做出任何回应 。


对“兽设”进行分析心理学研究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策略,同时对于个体来说,我们完全能够从一个福瑞的“兽设”获取对他本人相当丰富的心理分析资源。人格面具理论能够帮助解释一些福瑞社群及男同社群所存在的心理或病理性问题——“过分认同”可能会造成“切换人格面具障碍”,因而造成心理层面的不可控现象,迷失自我,产生病理性问题。


此处我们可以发现另一个问题,根据FurScience2020年的全球在线调研结果,福瑞的年龄分布如下:


FurScience2020年的全球在线调研结果:年龄分布

可以看出,福瑞社群均以年轻化低龄化的年龄分布为主,此外,因上述研究排除了未成年人,实际上,公认的情况是无论是在中华内地还是其他地区,福瑞社群中均有大量的未成年人(暂缺实证性数据),且截止2023年的今天,中华内地并不缺乏优秀的低龄群体可欣赏的福瑞向文艺作品。FurScience的研究同时指出,约有95%的福瑞具有自己的兽设,而近50%的福瑞具有1个以上的兽设(或兽设明显的心理层面变化),而其实兽设的变化正契合了人格面具理论的发展心理学规律。FurScience的研究指出,福瑞的兽设性格在外向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与经验开放向五个维度均高于其持有者本体。即使众多福瑞认为他们的兽设与自己很相似,但兽设往往是一个“更好的自己”或者说是“自己理想的样子”。


补充FurScience所使用的关于“Big 5”人格模型[6]的解释:


  • 外向性:被他人激励并寻求他人存在的倾向
  • 宜人性:友好、合作和乐于社交性质
  • 尽责性:一个人有条理和专注于目标的程度
  • 情绪稳定性(反之称为神经质):自信和韧性,不易受负面情绪影响的程度
  • 经验开放性:对非常规事物的好奇心或兴趣,或渴望看到、品尝、听到和沉浸在各种事物中的感觉和情况


因而,笔者在此提出一种假设:福瑞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兽设在心理层面与自己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无论使用完全还是部分改变兽设的做法,由于现实生活的种种境遇性改变、个人阅历的增长,福瑞可能会减小自己对于“理想人格”与现实的差距,对“理想人格”进行修正,作为一种人格面具的兽设也会因此变化。同时,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福瑞在30岁之后会退圈——从生活、社交等各方面而言,或许已经不再需要“兽设”这个“人格面具”,又或许其“兽设”作为人格面具的心理层面的作用已经与其其他人格面具完全同化。


以上便揭示了福瑞本体与其兽设的重要特征:分裂与统一。


什么是兽装(Fursuit)?[编辑]

Wikifur解释兽装为:兽装,又有毛毛装、人偶装、布偶装之称,是让人联想到福瑞的动物服装。从简单的尾巴和耳朵,到整套覆盖全身的服装都有。这样兽装的穿着者便可以扮演另一种形象,类似于吉祥物人偶装。根据设计的复杂度和使用的材料不同,拥有兽装的人可能在兽装上花费少于一百到数千美元。这些东西经常在展览、委托或拍卖中售出。许多福瑞会根据网络上的教程和建议制作自己的兽装。


Fursuit一词(由Robert King于1993年创建)也可以广泛地指动物吉祥物的装束,相对于人类或是静止物的吉祥物。穿着兽装的行为一般被称作fursuiting(兽化?)。


这套玲娜贝儿装即为典型兽装,图源自电商图片

用“拥有兽装”来定义Furry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兽迷们都拥有自己的兽装,就全世界范围而言,FurScience调研中只有28%的兽迷拥有兽装。根据知乎辰风的一项小型研究[7]:中华内地的兽迷仅约有20%拥有兽装。


兽装固然可以帮助福瑞更好地表达兽设,从二次元走向三次元。不过,一套品质可靠的兽装全装价格估计为15000元左右,这对于福瑞群体中最多分布的青少年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网络著名梗图“钱多到可疑的兽人控”便与此相关。实际上,无论是辛苦攒零花钱、费尽心思打工、还是自己本身靠工作辛苦挣钱,还是委托与制作兽装的复杂过程,拥有兽装对一个福瑞来说,常常是一件困难且辛劳的事情。


因此,基于巨大的前期投入和表观具象化的、显眼的、具有强烈社交属性的产出,不可否认,拥有兽装后部分福瑞会感到优越感,并可能不适当地外露,造成“阶级感”,如A毛兽装持有者只和A毛兽装持有者交流这样的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从“现实侧”而言,其同时也存在造成福瑞社群内霸凌问题、饭圈化问题、公众“性癖”认知误差问题等问题的潜在风险。


兽装与影视、漫画、游戏、小说、音乐、展会等福瑞文化艺术产品一样,更好地促进了“福瑞经济”的发展,而“福瑞经济”的发展在中华内地大体上仍是拥有一个健康发展的趋势。这种经济健康发展的趋势,也促进了福瑞文化的总体发展。


二、 福瑞与Gay的交叉生态概况[编辑]

福瑞与Gay的交叉生态的国际研究结果[编辑]

对于全球研究主要来自FurScience2020年的夏季调研,具体可见文后参考列表中的官网。

FurScience2020年夏季调研参与调查者的性别分布

该研究与知乎辰风的小型调研相比较,两种研究所提示结果大抵相同,即在福瑞群体中,男性为显著占比最高的性别群体。且由于中华内地对于性别认知与多元分类相关研究与普及远少于欧美国家,中华内地的福瑞群体仍以男-女二元性别划分为主,故男性占比可能更为显著。


而FurScience2020年夏季调研中对于性取向的研究结果如下:

  • 同性恋: 28.8%
  • 异性恋: 10.1%
  • 双性恋: 23.4%
  • 泛性恋: 16.5%
  • 无性恋: 10.5%
  • 我不知道: 5.8%
  • 其他: 4.9%

可见,福瑞群体中同性恋者是为占比最多的群体,而非异性恋者占比约为异性恋者的9倍。并且该研究结果显著高于FurScience团队先前的研究,


Furscience先前的研究:不同群体对于非异性恋人群的性取向研究

上述结果表明,相较于二次元群体和体育运动粉,福瑞群体中非异性恋群体占比明显高出许多。


FurScience先前关于福瑞群体对不同性取向接受程度的预期与对比研究

该研究结论提示福瑞群体对于多元性取向的包容接受程度非常高——包括同性恋、双性恋、无性恋与异性恋。这与许多人的一种假想是相左的:直男并没有在福瑞群体中不被接受。


FurScience先前关于福瑞之兽设的性取向研究结果

研究表面。很明显,兽设的异性恋程度明显低于他们的创造者。这表明对于一些福瑞(尤其是异性恋福瑞)来说,他们的兽设是双性恋的,这可能反映了他们自己的双性恋特性。


FurScience对此提供了两种假设:

①鉴于同性恋在许多地区(如中华内地)仍然受到一些社会偏见,至少对其中一些人来说,他们会说 “我不是同性恋,我的兽设是”,这是一种表达他们身份认同的方式,同时也使他们可以回避这种偏见。

②这可能是各种性取向福瑞 "试水 "的一种方式,体验一下同性恋的感觉,或者衡量一下如果他们自己出柜是双性恋的话会有什么感受。FurScience未来的研究仍然需要检验以上两种假设。


以上研究表明,总的来说,无论人们的性取向如何,都能在福瑞社群中被包容接受。虽然有时人们认为LGBTQ群体的成员是最被接受的成员,但有证据表明,虽然福瑞社群中的异性恋和非异性恋成员之间确实存在着巨大的数量占比差异,但无论其取向如何,福瑞社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普遍被接受并受到欢迎。也可能是福瑞社群的开放性和接受性可能让那些认为自己是纯异性恋的人探索他们性行为的各个方面,而他们在其他社交社群环境中可能不会考虑。FurScience将在未来对这些差异的本质进行深入探究。


中华内地“十兽九基”去污名化行动的启示[编辑]

首先,笔者必须提出“十兽九基”可能并非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点。


对于中华内地来说,没有任何一项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客观上表明,90%的福瑞是男同性恋者。但基于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十兽九基”其实可能是一种虚指,其意即中华内地福瑞社群中男同性者的占比极为庞大,为主要性取向群体。这种释义与FurScience相对最新的2020年全球研究(中国有效样本量为11.1%)中所提示的结论是一致的:全球研究来看,男同性恋者是福瑞社群中占比最大的群体。


然而,之所以会有“十兽九基”中这种疑似90%男同性恋者在福瑞社群中占比的夸大的断论表述,是因为无论福瑞社群内,或是在公众的眼中,通过一种非客观理性、非科学的直觉判断,在中华内地福瑞社群中男同的占比远远超出FurScience2020年夏季调研的结果。


这种直觉性、经验性的断论,来源于中华内地福瑞社群的内外两侧,同时也是中华内地福瑞社群的相关讨论中极受争议的问题之一。但实际上,就同性恋本身的相关研究在中华内地的进行就存在很大的难度,性少数群体相关研究在中华内地的匮乏让福瑞群体与男同性恋群体的交叉人群研究更为稀缺。据仅有的一些较为大型的研究[8]估测:一般认为,中华内地的LGBTQIA+人群占比应大于总人口的5%(研究于2015年左右多见,在2023年的今天,随着经济与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华内地社会对LGBTQIA+社群的包容与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这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对自己的性少数身份有了更好的自我认同)。但存在两种可能推测途径指向中华内地福瑞社群的总体人数少于性少数人群数目:①基于福瑞社群的年龄分布推测;②中华内地的性少数研究及科普向的传播多元化程度不够,人们对于双性恋、无性恋、泛性恋等其他性取向的认知度更低继而造成自我认同的选择性更容易指向同性恋。


本文需要讨论的是中华内地“十兽九基”的去污名化行动。需要思考的是,中华内地为什么要对“十兽九基”的说法进行“去污名化”?


如果存在客观事实,真的需要对“十兽九基”的说法进行“去污名化”吗?


该问题的答案是丰富的。认为“十兽九基”的污的,这种思想存在以下两种逻辑链:


A.男同性恋是污的、不好的→福瑞大部分都是男同性恋→福瑞大部分都是污的、不好的

B.男同性恋是以“性”为核心主题划分的群体→福瑞大部分都是男同性恋→福瑞是一个以“性”为主题的群体→福瑞群体是污的


仔细分析便可以看出这两种逻辑其中的问题。在认可“福瑞大部分都是男同性恋”这一客观研究事实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其原因无非以下几点:①“十兽九基”的说法具有中华内地福瑞社群内部与外部的双重来源,而这种内部与外部同时都有极大的可能性保持有一种共同的客观共识,也就是即使在2023年的今天,中华内地绝大多数人对于男同同性恋者依然存在偏见。曾有2013年的研究调查显示,超过2/3的中国人表示无法接受同性恋<r[8]ef>英媒:2/3中国人认为同性恋“不可接受” https://news.sina.com.cn/c/2013-12-27/011229092452.shtml</ref>。而很多男同性恋者在中华内地依旧存在“自我恐同”“内在嫌恶”。那么,在全球多元性文化有序发展的今日,越来越多的多元化取向被越来越多国家/地区的人们所接受,而中华内地的男同性恋者的性取向本身真的应该继续被持有这些社会偏见吗?②中华内地公众普遍对于“性”这一主题的认知存在严重问题。“性”本身一定是“罪恶的”“污的”“羞于谈论”的吗?即使一个群体的划分是以性(或说性吸引力/性魅力)为重要的元素,那么这个群体就应该被中华内地的公众批判吗?


以上问题乍看之下似乎都应该持否定的态度去回答,但这实际上并不符合中华内地社会认知的普遍情况。可以看出,中华内地福瑞社群因为“十兽九基”而感到污名化并开展“去污名化”行动,其本质上涉及多元性学相关研究与普及匮乏、性教育严重不完善(尤其是未成年人或说青少年)、性道德观念与价值观裂变与演化、传播呈现内容、传统文化观念的某些糟粕性“思想钢印”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我们便有必要探究福瑞社群中为什么会出现以男同性恋者占比为主的现象,其原因与机制是什么,以试图解析并回答以上问题,真正去理解福瑞与男同性恋者交叉社群的生态。


三、为什么中华内地的福瑞中男同性恋者有很大的占比?[编辑]

发展历史——从贴吧的马太效应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编辑]

研究中华内地福瑞社群的发展历史可以窥见福瑞中男同性恋者占比大的重要因素。关于中华内地的福瑞社群发展历史,可以参考《中华兽史》[9]相关内容以及知乎用户机壳[10]的相关回答:


梳理观点可得:

大陆福瑞社群早期就是同性恋为主力建设的,可能是因为大陆早期兽圈发展据点单一,即核心互联网据点为百度贴吧“兽人吧”,而兽人吧本身早期具有大量同性恋性相关内容(以文艺作品为主),因此吸引了大量同性恋者(同性恋与其他人群的本质即是以“性取向”为划分,而性取向归属于“性吸引”的子类别),而同时中华内地早期对于这些内容的监管不多,助长了这些内容的传播,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而知乎用户机壳则以此推断出两种逻辑链条:

A.同性恋福瑞作品创作者→吸引同性恋福瑞受众→同性恋福瑞受众中诞生新的同性恋创作者→吸引更多的同性恋福瑞受众→形成庞大同性恋福瑞受众→以庞大的消费能力以及市场,吸引更多非同性恋创作者创作同性恋内容→吸引更多同性恋福瑞受众→同性恋保证了主体地位

B.某些含福瑞成分较多的文艺作品导致异性恋福瑞受众大量产生→受众中再产生中华内地异性恋福瑞创作者→中华内地异性恋毛绒市场过小,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创作者把目光转移向海外→中华内地异性恋受众跟着转移向海外爱好者群体→因为语言问题难以在海外形成交流群体,而创作者又不把重心放在中华内地爱好者交流上→中华内地异性恋受众去交流化→难以形成群体。


另外,坊间有一种说法(可能是事实)提到:最早将福瑞作为一种文化从国外开始引渡到中华内地的,正是男同性恋者群体,中华内地福瑞文化由这些引渡者的努力开始发展、繁荣,作为中国最早的福瑞文化核心据点——百度贴吧“兽人吧”产生了马太效应[11]——越来越多男同性恋者被福瑞文化吸引,成为福瑞。但从另外一种逻辑来看(早期并非是主流),同样有可能是福瑞文化爱好者,因为看到了福瑞+同性的文艺内容,而觉醒了其性取向的自我认知。


中华内地的福瑞贴吧在格外显眼的起步发展之后经历了较多的风波,包括各类类似抢占地盘、管理方针、交流内容方面等争议,同时也包括了简体中文互联网审查政策的改变与多次“净网行动”。在至今的过渡阶段,也涌现了一些福瑞主题的简中BBS、网站,但在2023年的今日,这些网站已近乎消亡。时间到了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2023年,中华内地福瑞社群的主要传播与互动场景可分析的内容以以下元素为主:


媒体平台以兴起低龄向的第三方平台为主,如:Bilibili、抖音、QQ空间,半次元等为主。社交工具仍以用户年龄层更年轻化的QQ、微博为主,辅以Zenly等“冷门”专属社交工具。但Twitter在福瑞社群中使用的兴起,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与讨论的现象。一种可能的解释是FurScience的研究曾指出,福瑞具有更强烈的“国际公民”的意识。


基于新时代的传播平台特性(包括自媒体私域流量的玩法与资本挂钩的情况),加之AI算法推荐技术的发展(可能会造成“信息茧房”现象,即关注的信息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困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在2023年的今天,福瑞社群的交互实现了去中心化。


越来越多的福瑞“偶像”“网红”开出出现,传统(或者说Web1.0时代)的福瑞“艺术家”概念被削弱,使得福瑞社群在一些人眼中出现明显的“饭圈化”现象,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相对应的问题(所谓公众形象、八卦、争议等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问题与现实中“娱乐圈”“网红圈”所产生的问题是一致的,但福瑞作为一个在中华内地总体数目相对更为小众的亚文化群体,这些问题在福瑞社群内部的能见度更高。并且,由于2020年所开始的中华内地的疫情影响,互联网的去中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助推了福瑞社群的“去中心化”趋势。


同样,去中心化(包含其所产生的信息茧房的效应),其实也提升了福瑞群体中获取文艺作品资源与可交流对象的便捷性,并且更为重要的是,男同性恋与福瑞交叉身份者更容易找到与其相似的人,获取更为包容的互联网乃至线下的环境——这对于一些对自己的身份取向模糊的个体来说,明显可以提升其“自我身份认同”的程度。


兽与自然崇拜、休闲的性[编辑]

讨论福瑞,无法脱离福瑞文化中“兽”的一面。根据FurScience的研究,虽然福瑞并不等于兽信仰者(即认为自己是非人动物,其实质与自我概念与动物概念的交集程度相关),但福瑞的自然崇拜和信仰程度高于兽信仰者以外非福瑞群体。


人类具有动物性。客观上,经过长期观察研究,科学家发现动物同性性行为比人们想象得更普遍,从野外的线虫蠕虫到家养的牛羊,他们已经在1500多种(甚至更多)动物物种中发现了同性性行为。一种说法[12]认为: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上发表题为:Same-sex sexual behaviour and selection for indiscriminate mating 的论文。这项研究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有性生殖模型,并为同性性行为(SSB)的进化创造了一个理论框架。研究人员在多种条件下验证了这一模型,并发现不加选择的交配是最优生殖策略,从而强有力地支持了同性性行为的进化优势。而这种“不加选择的交配行为”常常和“自由”联系在一起。


问题在于,今天的人类性学界,已经明确将“性”与“生殖”目的解绑,出现了关于“休闲的性”(Casual Sex)的概念。休闲性(包含约炮),指的是在承诺性的亲密关系之外的性接触。让休闲性在众多性关系中脱颖而出的是,这段关系中的双方既不用承诺,也不需要像经营亲密关系一样付出那么多精力。享受性不等于道德败坏,无论男女,性探索都是,且应当是自我探索的一部分[13]。并且,我们也需要在一个重要的问题上提出质疑:人类作为生物的最终目的真的仅仅只是为了繁衍后代吗?同时,休闲的性极有可能是人类同性性行为的主流模式。


一种可能的理论是,“休闲的性”概念可以与自然信仰融合,在有意识层面与“生物的共同潜意识”层面,使得福瑞(兽设本身即使“兽”自然信仰端与“人”休闲的性端的混合)结合,对于性伴侣的选择也就可能更为多样化。


审美机制:婴儿图式与超常刺激[编辑]

根据生物多样性之父威尔逊的Biophilia假说[14],人类一直具有亲近动物的本能,[15]。有研究指出,这种倾向甚至在人类婴儿期就已经有所体现[16][17][18]。而福瑞群体的兽设本身常常与“可爱”“萌”的特质有强关联。研究认为:生物之所以具有“可爱”的特征,是为了促进其父母或其他生物个体保护自己,降低被伤害的可能性[19][20][21][22][23]据推测,终生童年特征(婴儿脸或婴儿脸)的存在,可能是我们对动物,尤其是宠物产生吸引力的基础。[24][25]童年的可爱特征一直保持到成年,这个过程叫做“少年延续现象”。在中华内地,有时候也被称为“逆龄生长”,这也是为何许多抗衰老的医美手段如此受到追捧的原因。


婴儿图式(Baby Schema),最早由动物行为学家Lorenz[26]提出,是指人类和动物婴儿中普遍存在的一组面部特征(如大头圆脸、额头高而突出、眼睛大、鼻子和嘴巴小)。在动物行为中,这种特定的特征配置被描述为一种先天的释放机制,可以触发对婴儿的关怀和情感取向,神经生理学也通过神经影像证明了其对人类育儿行为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脸越圆、额头越高、眼睛越大,婴儿图式就更明显,“可爱”的特征也就更明显。婴儿图式这些特征对于人类演化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帮助大脑识别出弱小的婴儿,并给予关注和照看,以帮助他们存活。实际上,对于“可爱”的判断对人类而言可能十分必要。婴儿可爱的脸会让人产生关爱并主动去养育照顾的意愿。婴儿越可爱,这种作用就越明显,无论婴儿和自己是否有血缘关系。


有研究团队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展示了婴儿和成人的面庞,并检验被试者看到这些图像时脑部的活动。当我们看到成人和婴儿的脸时,主要的视觉区域就会被激活,比如梭状回面孔区(大脑后部一个用来识别面孔的区域)。但因为婴儿面孔的独特性,它还会额外激活其他脑区,比如眶额叶皮层,这个区域负责决策,我们的大脑会在1秒内迅速地区分出成人和婴儿的脸。婴儿脸看起来更善良亲和,这种类似于“趋利避害”的正向刺激就会导致我们在婴儿脸上停留的时间更长,忍不住盯着他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27]


超常刺激首先由动物行为学家丁伯根提出[28],是指能够引发生物产生出比自然状态下更强烈回馈的一种刺激,而这种刺激多为人为制造,其中提到蛎鹬(Oystercatcher)、鸣禽(Songbird)及灰雁(Greylag goose)等鸟类都有偏好去孵育比起自己更大更醒目的假蛋的现象。参照 Barrett 所提到的[29][30],超常刺激的型式与载体其实是非常多元的,而其中仅次于“性”的“可爱”,就是最常被各类媒体与商业利用的元素,虽然其文中未提及原因,但可爱确实往往与非人动物连结在一起,而根据许多文献,人类的确会倾向于偏爱他们认为主观上具有吸引力或可爱的真实或非真实动物[31][32][33][34][35]以福瑞的角度,拥有可爱特征的拟人化动物,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基于触发亲生命假说里亲近动物的本能及婴儿图示反应的超常刺激源,那么“人类喜欢拟人化动物”与“人类喜欢动物”是具有行为同源性(behavioral homology)的可能性是值得被探讨的。


研究显示出儿童对亲缘较近的哺乳类偏好的确显着大于亲缘较远的无脊椎动物[36]。但在此研究中发现到另一个有趣的例外,与恐怖谷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与人亲缘最近的猴子反而显示出非常低的偏好水准[37]。这可能与更容易凸显与人类同样的死亡形式相关。除此之外,因为型态与行为上与人类相似,在一些文化中猴子常常被象征着人类的兽性或劣根性同性恋行为或更准确的同性求爱(Same-Sex Courtship),在演化与行为学上的意义已被学界广泛地研究,并且在诸多物种内都有发现[38][39][40]


男同性恋者与福瑞常常都“喜熊”

在某个无法具体锚定的时间点上(可能是2020年后),中华内地的男同性恋族群出现了众多的“喜熊”爱好者,“络腮胡肌肉熊”成为了一种那同性恋的造型或审美风潮甚至个人追求的“现实侧”造型模板;同时,福瑞社群中“喜熊”“喜偏胖”“喜壮”造型的亦不在少数。上述理论可以更好地去解释这种审美倾向——这些受到喜爱的“熊”或“胖壮”族群皆拥有“可爱”的婴儿图式面部特征,能够引起超常刺激,契合男同性恋者和福瑞的共同审美。反之,“猴子”身形的男同性恋者在男同性恋者中的喜好率占比较低,而福瑞中使用“猴子”作为兽设的占比也非常少。然而另一种共同审美机制也是相容的,即男同性恋喜欢“肌肉男”而福瑞喜欢“萌猛肌肉兽人”,也是一致的。

上述审美机制促进了两种交叉身份的融合。但是,这种审美倾向的背后是否暗含了另一个心理层面的共同问题——安全感的缺失?这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途径机制:地域与依恋类型[编辑]

《中华兽史》所记载的Zohar的地域统(基于微博)计
N≈1500,日期:2018

结合实际情况可知,中国兽迷们有五大聚集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且在鄂湘赣地区聚集分布。基本以中国几大城市群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结合同时期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兽迷多聚集于经济、教育发达地区。


图1分级统计图(单位:百分比):
a.异性恋参与者对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LGBT)的接受程度。普遍拒绝程度为五个细分维度评分的总和。
b.对LGBT群体总体与每个单独群体的普遍歧视情况。
c.不同环境中对LGBT群体的歧视情况

基于人口,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LGBT)群体。2020年,BMC Public Health发表的一篇题为Mapping out a spectrum of the Chinese public's discrimination toward the LGBT community: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的论文,基于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绘制了中国LGBT群体所受歧视等状况的地图。研究综合评估了中国LGBT人群所经历的歧视,场所包括家庭、媒体、医疗服务、宗教社区、学校、社会服务和工作场所,地理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从异性恋参与者对LGBT个体的态度和LGBT参与者自我感知的歧视两个方面对歧视进行了测量。北同文化对此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41]


如图1a所示,在中国大陆的31个省份中,异性恋参与者对LGBT群体态度较为友好,平均拒绝总分为21.9 (SD=2.7,总分为100)。


在中国西北省份(包括西藏、青海、陕西和甘肃)和中国中部(河南)发现了相对较高的排斥水平(平均值为25.8,标准差为2.6)。相比之下,上海,天津、北京、广东、江苏和四川对LGBT群体比较友好,得分在20分以下(平均18.5分,SD=1.4分)。


在五个维度的接受度评估中,异性恋参与者报告,对自己的孩子为LGBT的接受度较低(平均值=46.4,标准差=5.5)。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最西部地区的接受程度明显较低,其中最低的是西藏,其次是青海、山西、甘肃和陕西(平均值为55.2,标准差为4.5)。相比之下,总体接受LGBT群体地位(平均值为11.3,标准差为1.8)、接近LGBT群体(平均值为15.7,标准差为2.6)、LGBT群体抚养子女(平均值为15.2,标准差为2.9)的人群比例较高。


对LGBT人群的总体态度的接受程度为中等偏上水平(Mean=20.5, SD=2.9)。此外,图1a所示的普遍态度与普遍拒绝的分布一致。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经济发展与减少对LGBT群体的歧视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综上,无论福瑞还是男同性恋者,所长期生活的地区经济越发达,其表露身份的安全性越高,继而“自我身份认同”的程度也就越高,那么福瑞与男同性恋者交叉身份的持有者也就越多。当然,由于地域经济的发达,两种群体也更容易去获得福瑞或男同性恋的相关资源(尤其是社交资源),同时这也造成了另一种马太效应——线下聚集度也会越高,同时可能帮助处于身份认同模糊阶段的人提升这两种身份的认同感。此种理论或许是FurScience及国内Furry研究存在样本偏差的一种解释——经济发达地区的交叉身份者更可能获取参与调查研究的机会、更希望参与调查研究。


北同文化2021年《中国性少数群体心理健康与亲密关系研究报告》中对于性少数群体的依恋类型分布的研究

在亲密关系领域的研究中,依恋理论影响深远。心理学家将人们的依恋模式分为不同的类型,认为它们是从我们婴儿时和父母的相处中发展出来的,并由此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 恐惧型依恋,即认为自己是无价值的,他人也不值得信赖,他们期待亲密但又恐惧亲密,因此还是拒绝与他人亲近。
  • 痴迷型依恋,即认为自己是无价值的,但他人是值得信赖的,他们渴望与人亲密,但总是发现、怀疑和恐惧另一半并不想达到同样的亲密。
  • 安全型依恋,即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他人也是值得信赖的,他们容易与人亲密,并安心地依赖和被依赖,不担心会被抛弃。
  • 疏离型依恋,即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他人是不值得信赖的,他们感到与人亲密是不舒服的,难以信任和依赖他人。

[42]

可以知晓,性少数人群以恐惧型依恋为主要依恋类型,而他们又非常渴望获得一段好的依恋关系而转变为安全型依恋,这时,福瑞社群的下次特征组合(主要来自FurScience的研究结论)便让这种男同性恋者与福瑞社群的个体流通/自我身份认同的觉醒提供了可能:


在大多数情况下,福瑞们认为福瑞社群满足了属于比自己更大的群体的需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需求。事实上,与其他同人圈的成员相比,归属感是福瑞们参与福瑞社群的更强的动力。


我们向福瑞询问了他们在福瑞社群中要求、接受和寻求帮助的程度。结果显示:首先,虽然福瑞们确实要求并偶尔从其他福瑞那里获得经济和实际帮助,但福瑞们从福瑞社群寻求和接受的最常见形式的帮助是心理帮助、建议、指导或情感支持。更重要的是,当福瑞们寻求帮助时,他们更有可能转向社群中的一些特定人,而不是向整个社区寻求帮助。


换句话说,对于许多福瑞来说,福瑞社群可能代表着一种互惠的利他主义: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你帮助我,当我能做到的时候,我会帮助你。


即便是和经济相关,中华内地福瑞社群中的互帮互助也不少见,当然,更多的互助是在心理、情感层面。

福瑞社群的互惠利他主义特征,能够显著帮助男同性恋者“现实侧”的恐惧型依恋类型人格面具转化为社群中的安全型依恋人格面具,这使得交叉身份的持有者更容易获取相关资源,包括:经济援助、心理支持、亲密关系甚至“更安全的性”等。从途径上,这是解释男同性恋者与福瑞社群的个体流通/自我身份认同觉醒的一种可能,但这随之也产生了后续的问题。



上述4种方向是解释“为什么中华内地的福瑞中男同性恋者有很大的占比”这个问题的4种方向,或许并不完善,但是每一个方向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该现象的成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同时理解福瑞与男同性恋两个社群在中华内地的生态,同时,能够更好地对于改善交叉身份持有者的生态提出策略。那么,这种交叉生态会产生有何异同呢?


四、 交叉身份者的社交生态[编辑]

“国际公民”与“乌托邦建设者”意识[编辑]

FurScience的多项研究[43]提示:福瑞文化的文化共鸣为:一见如故,到了家了。


  • 兼容并包惯例全球公民意识
  • 认识到社群是一个大家庭→群体之爱
  • 认为相互关心照顾是一种责任
  • 更关心其他社会公众事务——如自然环境、社会正义、价值取向多样性


对社交圈的归属感是福瑞群体的一大特征,即使是在去中心化社交高度发展的2023年。


然而对于中华内地的同志群体来说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无论是因为社会现实、偏见、自我认同的迷茫、内在的自我嫌恶(自我恐同)还是由于该群体划分的主题核心便是“性取向”,中华内地的同志更多会选择回避自己的同志身份。于此同时,由于男同志群体划分的核心即为“性”,其共同爱好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一种更大的层级,因而在社交的过程中,“男同志”身份在中华内地,只是一个男性身上诸多标签的一部分,基于“阶级固化”趋势、兴趣爱好的宽泛、社交目的着重于“找对象”“性资源”等因素,男同性恋者作为一个相对更大的社群来说,其共同爱好只有一个,即“男人”,而在去中心化的今日,男同群体更可能因共同爱好(如游戏、健身、舞蹈等)或社会身份、所从事的行业等形成一个个更细分的小团体。甚至在中华内地,外形如“熊”的男同性恋更倾向于与自己外形相同的男同性恋者在一起社交,从而形成一种以外形进行划分的团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吐槽“络腮胡肌肉熊”成为了一些Club出没的男同性恋者在外形上“复制黏贴”的模板,一些男同性恋者由于对这些造型的喜爱可能会使用医美手段进行“植胡”,同时“熊喜熊”的概率远大于“熊喜猴”)。


而其中,福瑞与男同性恋者的交叉身份持有者便是其中的一个具有“共同爱好为福瑞”的细分群体,他们至少会有两种共同爱好——“男性”与“福瑞”(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福瑞不完全与性相关,但也并非完全无关),所以他们的社交生态可能会更健康——因为他们首先已经找到了除了“男性”以外的另一个强烈的共同兴趣。而基于中华内地的现状,男同性恋者中的不同细分群体若是以某种要素(如社会身份阶层、以“性”为本质的身材、癖好)进行碰撞之时,常常会产生在传播中更为明显、频次更高的冲突。


这似乎并不能更好地解释福瑞社群与男同社群在友善与包容度上的差异,而其中的重大区别便在于交叉身份持有者相对于非福瑞男同群体拥有更强的“国际公民意识”,即“天下福瑞是一家”的意识。FurScience评估了福瑞的国际公民意识。国际公民意识是指一个人的群体,他们所属的群体,应该包含其中的所有人。在某些和政治相关的概念上,一般认为,国际公民意识也叫做全球公民意识,也就是“全球为一家”的思想。讲究跨越地域、政治方面的区别,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到全球。主张通过消除思想政治壁垒消除民族差异。这就是“全球公民意识”,而与之对立的则是“民族主义”。FurScience对它的研究结论反映在一些项目上,如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关心和对一个人的行为的更广泛的全球后果的考虑。福瑞,由于他们自认为的开放和包容的性质,在国际公民权量表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福瑞。


因此,相较于非福瑞的男同性恋者,交叉身份持有者将会有更少的地域歧视、更少的颜值/身体偏见(兽设似乎具有一定的淡化持有者颜值的作用,甚至在兽设与兽设之间没有“生殖隔离”的概念)、更少的社会身份/阶级偏见、更少的物质条件歧视、更少的文化水平歧视,而拥有更强的开放性、包容性、友善度与集体“大家庭”意识。


而在社交的过程中,男同社群中的社交状态可能会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以明确的、与性相关的目的为中心(毕竟当个体使用“男同性恋者”这个身份标签开始社交的时候,同性恋这一以“性”为核心进行划分的元素影响权重是极大的)。可以尝试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假设一位男同是桌游爱好者,那么他为什么更倾向于和另一个男同一起玩桌游而不是和其他喜欢桌游的直男直女一起玩呢?同样的这个问题,放到福瑞社群里(包括交叉身份持有者),答案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基于强烈的“国际公民”意识,相较于男同性恋社群的社交核心主题为“性”,福瑞社群的社交核心主题似乎应被称之为“幻想生活”(年幼倾向)或“理想生活”(年长倾向)。由于一种更为正向的良性循环,每一个福瑞都希望自己生活在“福瑞乌托邦”之中,以一种更为利他的、无私的思想,付出着等价的努力,全球福瑞似乎都有不同程度认同自己生活在某个共同的“福瑞国度”之中。这似乎听起来很美好,似乎福瑞社群会成为男同性恋者的“救赎之所在”。但在这其中是否暗流涌动着某些潜在风险呢?


淡化的角色划分与社交途径差异[编辑]

在笔者之前的研究《重要研究:刻板1/0划分使男同性恋幸福感更低》[44]中指出:男同性恋者进行角色划分的依据在中华内地与海外具有一定差异。海外以“Top”“Bottom”“Versatile”表述,主要指进行性行为时的偏好,而中华内地的“1”“0”“0.5”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心理的角色划分意义。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可能为以下几个方面(以Self-MF研究为主要方法):


  • 1更“男性化”,而0则更为“女性化”
  • 1年龄、身高、体重和都显著大于0
  • 可能与出生前母体环境的荷尔蒙水平有关
  • 大脑中央前回、扣带回与梭状回在判断1/0时均有激活
  • 0比1在生物学生理特征上“雌性化”的水平更高


并且在中华内地,男同性恋者的此种1/0划分造成了以下问题:


  • LGBT社群内部歧视链,地位高低
  • 约会暴力、自尊水平降低
  • 抑郁、焦虑水平的上升
  • 国内“母0”“纯0”和“跨性别者”的认知界限模糊:由于害怕受到更多的不公和歧视,而无法认同自己是“跨性别者”,强行自述自己为“母0”“纯0”的,并可能存在性别焦虑问题
  • “淋语”“毒舌”“加戏”的等亚文化存在一定攻击性


而这种中华内地男同性恋者进行刻板1/0角色划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男权社会的性别偏见:至今仍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
  • 刻板模仿异性恋的“男女”相处模式:中国同性恋普遍缺乏男男/夫夫相处模式的榜样
  • 越刻板划分,其个体本质越“父系权威”“男权社会”“大男子主义”
  • 符号规训:难以走出的认知舒适区,因为“懒”而迫使个体就范、服从已有的规范与设置,减少认知成本


而其这一刻板问题的解决策略可以是:


  • 使用非男女二元性别语料(如:爱人,而非老公、老婆)
  • 广泛提升性教育水平
  • 提升中国LGBT群体的自我认同水平
  • 呼吁与进行更多LGBT+学术研究


而对比研究福瑞社群,可以看出以下内容:


  • 由于强烈的“国际公民”意识,福瑞更少拥有性别偏见与更少的“男权权威”思想
  • 由于福瑞文艺内容的存在,福瑞具有较多“兽兽”相处模式的榜样
  • 由于福瑞特有语言系统文化与兽设(可能是更中性化的兽设)的存在,具有较多的非男女二元性别语料,并更不具有攻击性
  • 由于福瑞社群本身开放、包容、利他的特征,福瑞群体中的性少数者LGBT自我认同水平同比将高于非福瑞的性少数个体


因此,对于中华内地的交叉身份者来说,福瑞男同性恋者的1/0角色划分是相对淡化的,或者说是更为非刻板化的,虽然并不能说是完全不存在的,但因此,交叉身份持有者的在“同志身份”相关侧的幸福感将会高于非福瑞群体。一旦淡化了性角色刻板划分的概念,社交主题的核心权重与模式便会有所变化,这也是为什么中华内地很大一部分的交叉身份持有者会非常不倾向于与典型男同性恋者进行社交。


此外,笔者归纳中华内地福瑞与男同性恋的社交途径还可能存在以下途径的异同:

男同性恋者 福瑞 可能的交叉点
线上社交平台/工具倾向 Blued、翻咔、微信、微博、抖音、Twitter QQ、Bilibili、微博、贴吧、Zenly、P站、Twitter、抖音 微博、抖音、Twitter
线下社交平台 同志酒吧、同志Club、同志据点、同志浴室、同志公益组织活动、某种形式聚集的小群体活动 兽展、福瑞活动、某种形式聚集的小群体活动 具有同性与福瑞元素的线下活动、以某种主题形式划分而出的小群体活动
更普遍的特有兴趣 健身、KTV、酒局、DIVA、电子乐、欧美文化、舞蹈 二次元(ACG、书影音)、中/日系为主的东亚文化、舞蹈(兽装前后) 电子乐、舞蹈
社交相关游戏的选择 桌游、流行且具有强社交属性的手游、具有彩虹属性的电子游戏 音游(舞萌、Maimai等)桌游、具有福瑞元素的电子游戏(FF14等) 桌游、原神、阴阳师、英雄联盟、王者荣耀、Switch游戏等
语言文化 “淋语”、“姐妹文化” 兽语、语C文化 与性相关的语言文化内容
主要社交目的 找对象或性伴侣 找同好(包括“扩列”行为) 福瑞同好且能够有性互动,说不定还能发展为对象
“找对象”要求 颜值(身材)相喜、三观相似、性格相和 最好是福瑞!能够在一起温馨地生活! 三观相似、性格相和更重要的观念持有者
自我确认身份认同的主要年龄分布 成年人至老年人 未成年人(最低可能为13岁)至30岁(FurScience研究)之前? 青年(18-30岁)
刻板趋势 时尚、潮流、健美 Nerd、Geek、Freak 兽设审美同质化

至此,福瑞与男同性恋交叉身份持有者的个体画像与社交生态或许可以窥得大概。


五、 交叉身份者的心理问题[编辑]

更为丰富的幻想[编辑]

在这一章节开始之前,就前述提到福瑞的核心社交主题为“幻想生活”的这一说法,FurScience的研究结论可以作为补充解释:

总体来说,一个人的福瑞自我认同程度越高,他们就越喜欢幻想,包括更多的魔幻情节、更多的童年(和当前)经历幻想以及更多的幻想活动。

虽然一般来说,福瑞比非福瑞更喜欢幻想,但区别仅限于健康的幻想(例如,出于娱乐、创意或社交目的,在非病理性程度上)。相比之下,福瑞与非福瑞的并没有在变态幻想方面体现多了明显的区别在于(如逃避现实、痴迷、妄想)。

福瑞与非福瑞一样善于区分幻想和现实,这表明虽然福瑞比非福瑞更喜欢幻想,但这并不是因为无法区分两者。

福瑞比非福瑞拥有更生动的心理形象,更容易产生幻觉。

福瑞的幻想程度与其他爱好者群体(例如,参加漫展的二次元粉丝)相当。


FurScience:福瑞群体与其他爱好者群体参与幻想的程度相当

研究认为,数据表明福瑞可能拥有特别活跃、生动和神奇的精神世界,并且这些因素能够有助于提升其福瑞身份的自我认同。这种幻想常常也是具有强烈的交互性质的。但同时,Furscience的科学家认为:尽管福瑞拥有特别活跃、有些反常、生动和幻想的精神世界,但他们似乎与普通人群中的其他人一样适应良好。换句话说:虽然福瑞可能因拥有生动的幻想生活而与众不同,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产生社会功能失调。因此,可以认为,福瑞的核心社交主题“幻想生活”并非是负面的。

具有风险的心理问题[编辑]

在心理问题方面,FurScience团队的研究指出,根据全球调研的客观事实,在所有研究的心理疾病中,只有一种情况的患病率可能高于普通人群:阿斯伯格综合征,或称为高功能自闭症。大约4%的调查参与者表示他们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鉴于对阿斯伯格综合征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的估计存在巨大差异,很难确切地知道这种情况在福瑞中比普通人群更为普遍。然而,最保守的估计表明,根据获得的数据,即使在控制了福瑞群体中不同的性别比例后,福瑞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可能性仍至少是普通人群的2.25倍。而“社交障碍”正是阿斯伯格征的重要特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与阿斯伯格综合征通常相关的一个特征是对狭隘或特定活动或兴趣的强烈关注。


关于“阿斯伯格征”的诊断标准,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如此描述:

必须在社会沟通和互动中有明显困难,同时存在受限的重复性行为。

社交领域,必须符合以下全部3种症状


  • (1)社交时缺乏互惠性,例如在与他人互动或交谈或分享自己的感受时缺乏互惠性(过度自我中心);
  • (2)非语言交流存在困难,例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手势;
  • (3)难以发展符合自己年龄的社会关系。


重复刻板行为方面,必须至少符合以下4种症状中的至少2种

  • (1)重复或异常的肢体动作、使用物体或语言;
  • (2)对一致性和熟悉的流程异常坚持;
  • (3)兴趣过于狭窄、过于激烈和(或)反常;
  • (4)对感觉刺激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在另一项研究中,FurScience团队询问了参与者,他们是否被专业人士正式诊断为患有自闭症:11.7%的福瑞表明他们患有自闭症。这一数字远高于普通人群,尽管这也带来了一些重要的警示。首先,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而且鉴于福瑞群体主要是男性,这可能至少可以解释其中的一些差异。第二点,我们认为这一发现并不是福瑞群体独有的,而是任何粉丝群体(如二次元、体育)的特征。鉴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之一是对某一特定主题的强烈兴趣/迷恋,我们认为,作为对某一主题充满热情兴趣的地方,福瑞这一主题可能对自闭症谱系的人特别有吸引力。


需要注意的是,“阿斯伯格征”这一名称已经不再被作为相关国际标准的DSM-5与ICD-11所使用。DSM-5重新定义了自闭症诊断标准,取缔了阿斯伯格等名称,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肯定。但是,对DSM-5的此界定,学术界仍存在很多争议,希望保留阿斯伯格名称或分类的大有人在。另外,尽管我们不再将“阿斯伯格”作为独立疾病,但是仍然在很多医生或家长中口口流传。很多人认为自闭症和阿斯伯格在临床中是不尽相同的,不能笼统的划分为一类疾病,也不可以把两者混为一谈。国际疾病分类(ICD-11)的第11版将阿斯伯格综合症转移到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保护伞下。ICD-11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并将由世界卫生组织所有成员国使用[45]


FurScience团队认为,福瑞和心理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之间几乎没有关系。在FurScience团队的几项研究中,福瑞在心理状况方面与普通人群没有显著差异。因此,通过任何特定的心理状况或任何类型的心理功能障碍来定义或“试图解释福瑞”是不正确的,因为数据不支持这种说法。



当问题来到了中华内地,似乎出现了全新的情况。中华内地的公众直感与传播面的舆论倾向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推断:中华内地的福瑞具有更高的抑郁症患病率,甚至可能具有更高的精神疾病患病率。


基于前述Furscience的研究结论,除去阿斯伯格征,全球研究(中华占比11%)参与的福瑞并没有比非福瑞者具有更高的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但是,如果将问题放在中华内地,再放到中华内地的福瑞与男同性恋者的交叉身份者身上,结果应具有显著的差异。


北京同志中心
2021年 《中国性少数群体心理健康与亲密关系研究报告》显示
性少数群体总抑郁风险为59%
北京同志中心
2021年 《中国性少数群体心理健康与亲密关系研究报告》显示
近54%的性少数群体一年内想过自杀
北京同志中心
2021年 《中国性少数群体心理健康与亲密关系研究报告》
对于青少年是否为性少数群体的抑郁风险研究
报北京同志中心
2021年 《中国性少数群体心理健康与亲密关系研究告》
对于成人是否为性少数群体的抑郁风险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8%的人口患有抑郁症,另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显示,中国抑郁障碍患者的终生患病率为6.8%,中国抑郁症患者的终生患病率是3.4%;《柳叶刀》发布的一篇大型研究论文调查分析显示,2020年疫情流行之后,全球的抑郁障碍患者数量增长了27.6%[46]。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估算,2023年中国的抑郁症患者看,可能已经超过1亿,也就是说,平均每14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此外,全球的多项研究均表明,LGBTQIA+性少数人群的抑郁症患病率显著高于非性少数人群,其中青少年群体尤为显著。


北京同志中心2021年 《中国性少数群体心理健康与亲密关系研究告》显示:我国青少年 (年龄为18周岁以下) 性与性别少数群体的轻度抑郁风险是2008年全国调研数据的2倍以上,重度抑郁风险更是全国调研数据的近4倍;成人性与性别少数群体的轻度抑郁风险是全国调研数据的近2倍,重度抑郁风险更是全国调研数据的5倍以上。已经有许多研究指出,家暴、校园霸凌、学业压力等更深层的社会问题,是直接引发青少年抑郁症的主要因素,而这些都是医学以外事务,同时Furscience的研究显示,福瑞群体常常比非福瑞群体遭受更多的霸凌,在福瑞11-18 岁间最为突出——这是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所形成的关键年龄段。


基于中华内地与男同性恋者的双重要素,基于福瑞群体的年龄分布与性身份占比,中华内地的交叉身份者具有高抑郁风险(包括自杀意念)的高占比与能见度,是客观事实,并且应是可理解的。


Tips:医学与心理学临床常用的DSM-V(亦可参照ICD-11)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一般标准)描述为(摘选):

A.在同样的两用时期内,出现5个或以上的下列症状,表现出与先前功能相比不同的变化,

其中至少1项是:(1)心境抑郁(2)丧失兴趣或愉悦感

1.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既可以是主观的报告(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例如,表现流泪)。(注: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心境易激惹。)

2.几乎每天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或乐趣都明显减少(既可以是主观体验,也可以是观察所见)

3.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明显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体重的5%),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注:儿童则可表现为未达到应增体重)。

4.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5.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由他人观察所见,而不仅仅是主观体验到的坐立不安或迟钝)。

6.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

7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地、不恰当地感到内疚(可以达到妄想的程度),(并不仅仅是因为患病而自责或内疚)

8.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减退或犹豫不决(既可以是主观的体验,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

9.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反复出现没有特定计划的自杀意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B.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C.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由以上的诊断标准可以知晓,阿斯伯格征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抑郁症患者存在紧密关联之处,这种作用可能在中华内地被放大。

尽管抑郁症患者基数在逐年增加,但中华内地民众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却很有限,甚至包括一些抑郁症患者本人都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疾病,而误认为是自己性格缺陷或者软弱而导致。导致这种认知缺乏的原因本身也有很多,一方面本身“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概念进入中国也相对较晚,导致我国不同年龄层的人可能对抑郁症症状以及危害并不清晰,很多人依旧在认为抑郁症患者是“想不开”“玻璃心”“心里脆弱”“丧文化的追随者”。对抑郁症的污名化与社会歧视也确实存在,不少人将抑郁症症状与患者的个人素质联系在一起,指责其心理脆弱、“玻璃心”,因此才会患上抑郁症,使得患者宁愿忍受病痛也不愿意寻求医疗帮助。另一方面,抑郁症本身病因也很复杂,医学界至今也未能对其发病机制有较为清晰的解释,并且其症状多样,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可怕的是,至今仍有许多中华内地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未被检出,也未收到过任何心理学、医学干预。有报道指出:我国抑郁症患者仅有3.6%接受过精神科专科治疗。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我们关注抑郁障碍患者群体的痛苦与无助。同样,类似的研究可以类比于与抑郁症常在一起讨论的另一些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妄想症等,但对于特定人群的此类流行病学研究在中华内地依然鲜见。


2022年,世界著名期刊《柳叶刀》发表《柳叶刀-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抑郁症重大报告:对抑郁症采取联合行动的时候到了》,该报告由全球各地的25名专家联合完成。报告指出,没有任何一种身体疾病像抑郁症那样常见、带来如此巨大的负担,却完全可以治疗,但它却很少得到政策关注和社会资源。研究者们坦承,抑郁症单纯靠卫生系统的努力无法解决,缓解、治愈抑郁症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帮助[47]


基于前述的性少数者的依恋类型、抑郁症患病率,与福瑞社群的诸多特征研究,FurScience的观点认为:国际研究来看,福瑞社群为这些心理弱势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包容的社会支持系统,这对于交叉身份者明显是有益的,并且或许也可以解释这两种身份社群间的流通/交叉觉醒。而同时,心理疾病本身也不应该受到歧视与偏见。


但当这种福瑞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到了中华内地,来到了性少数群体中,似乎这种交叉身份的社群所给予的社会支持系统并非那么有效。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华内地的社会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较为薄弱,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工作者在交叉身份社群中数量稀少,并且几乎没有交叉身份者的社会心理学相关科研/公益/NGO团队。此外,交叉身份者在中华内地的实际年龄分布、受教育(尤其是各种形式的性教育)程度、以及福瑞文化的传播内容等均对中华内地的交叉身份社群所造就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效能具有一定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六、交叉身份者的性互动[编辑]

性癖与否——关于异样性吸引力的讨论[编辑]

笔者认为:福瑞可以是性癖的一种,但福瑞应不仅仅是性癖。


从上述观点的陈述中,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剖开福瑞一词内涵与外延的丰富性,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什么是“性癖”?为什么“性癖”这个概念常常会被污名化?


癖,现代一般是指因长期的习惯而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偏好、嗜好。但是,为什么往往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里,性癖会是一个贬义词呢?从语言文字学本身出发,发展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康熙字典》记载为:”【玉篇】食不消。【广韵】腹病。【增韵】瘕癖,腹积聚。【方书】小儿有癖疾,始如钱大,发热,渐长如龟,如蛇,如猪,肝内有血孔通贯,外有血筋盘固,其筋直通背脊,下与脐相对,有动脉处,为癖疾之根。【抱朴子极言卷】饮过则成痰癖。又【正字通】嗜好之病。【晋书·杜预传】臣有左传癖。【白居易诗】人皆有一癖,我癖在章句。“可以看到,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发展历史上,“癖”字多指代疾病,因而“性癖”一词在中华内地就存在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病态”隐义。


在简体中文浏览量较大的百度百科[48]中,“性癖”一词被解释为:

一种不良的性偏好(网页标题)

性癖好(sexual preference),或称性偏好,指个人对性表达、性行为的偏好。其具有个体化的特点,以个人的喜好为标准,具体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性偏好不同,因此会对于具有某类外表、体型、风度、气质的对象产生兴趣。


性偏离则主要指少数必须通过某种异于一般性爱的方式才能满足性欲的情况,种类多样,如露阴症、施虐症(性虐待)、性受虐、偷窥症、恋物症等。

性癖主要为性心理障碍的一种或多种表现,既往的医学书籍将之成为癖,但由于“癖”字具有不良嗜好的含义,因此转用“症”阐述相关的含义,如恋物症、施虐症、异装症等。其特点具有合理性、成瘾性、违法性、伤害性、隐蔽性、刺激性等特点。[49](百度百科收录的定义选取自:陶林. 性偏好障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22(11):786-788)


详细浏览可见,百度百科的全文行文逻辑自相矛盾,其结果对性癖的定义也是互相矛盾,更可笑是的是,百度百科竟然还在选取自2014年《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的论文将性癖完全视为一种性心理障碍(就连“计划生育”的实质内容,在2023年的中国内地,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百度百科将性癖视为一种心理障碍的说法,可能仍是今天中华内地普通民众之所想所理解的。


基于福瑞文化与ACG文化有极为紧密的关联,加之“性癖”本体语义在2023年的今天在某些媒体语义空间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考虑参考更为“二次元”“新”的语义解释:


性癖原意指某方面的不良癖好,在ACG次文化语境中则是萌属性、情结等的一种偏工口意味的口语化称呼,通常用于较夸张地称呼与代指某人非常喜爱、乃至形成某种情结的萌属性;也可代指某人喜爱的较怪异、不寻常的萌属性与玩法等。使用时需注意具体语境。随着近年来ACG与萌宅文化的大众化,该词因比起“萌属性”更加口语化与工口而在各种有关萌属性的交流中被广泛使用。


可见性癖存在本体语义的发展与不同,而“被误解常常是表达者的宿命”。实际上,性癖的内涵与外延不仅仅在简体中文网络具有多种的释义和争论,在全球的性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专业领域,其内涵也在不断被讨论,不断更新与发展着。


Keenan认为,性癖代表了人们的普遍观念,即,性癖是一种取向[50]


性癖往往是我们性身份的基础,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它必须是一种取向……我们的取向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中的许多人觉得一出生就具有某种取向。对我们来说,性癖是语言、仪式、信任、力量、快乐、痛苦和身份的混合体,刻板印象无法俘获这种混合体……如果你接受这个定义,那么我的性癖就是我的性取向。这不是我的选择。这不是我的病。也绝对不是我的爱好。

也就是说,性癖既是一种身份(如果被承认和接受的话),也是一种倾向,意味着一个人可以隐藏它,而不是实践它、并放弃它,它不会消失。对于非践行者而言,性癖的含义是,他们不必害怕被引诱到性癖的生活方式之中。


让我们试着把语义收缩化简,诸多中国心理学科普自媒体一般认为:通常我们会把在同房过程中展现的偏好统称为“性癖好”,也称为性偏好、性嗜好,它是指某个人对性对象、性行为的偏好。但是需要注意一件事儿,当性癖好会导致双方或一方痛苦、涉及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性满足的情况时,就属于性偏离,或称性变态[51]。因此,偏好福瑞(通常指兽设或相关外形)作为性对象,确实可以被视作为一种性癖。但显然,福瑞的爱好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导致双方或一方痛苦,所以不应该属于性偏离或性变态。


关于性癖是如何形成的,学界有诸多对于机制的讨论。笔者相对比较赞同的一种解释是:性癖在心理学和动物行为学中,有一种现象被称为“印刻”(Imprinting)——人和动物会在特定的时期,对某个行为模式或某种印象产生非常深刻的习得和认定,并将之长久地保留下来。性里面也有这样的现象,早期的性唤起经验会为之后的性兴奋留下特定的神经路径,以后需要类似的经验才容易获得愉悦。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恋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Furry Fiesta 2013 研究
Furry Fiesta 2014 和纵向研究 Wave 2

不可否认,福瑞与性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福瑞社群包含的主题应是更为丰富的。基于FurScience的研究,全球福瑞社群中大多数福瑞并不是因为性相关内容而进入福瑞社群的。而对此深入研究的分析表明,在一年的时间里,福瑞对性相关内容的积极态度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支持福瑞在不应该被描述为“恋物癖”的研究室,一项研究要求福瑞表明他们同意或不同意““我是一个福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喜欢福瑞的性相关内容””说法的程度。结果表明,只有一小部分福瑞同意这一说法。年长的福瑞和男性福瑞可能更同意这一说法,但福瑞对福瑞社群(包括自我认同)的认同程度与这一想法无关。


那么通过推理可得,如果福瑞是一种安全的、令人愉悦的性偏好,为什么将福瑞视为性癖是一件需要“去污名化”的事情呢? 对于该问题,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如下:


  • 1.中华内地占比多数的公众对“性”这一主题本身依旧存在一种如同“思想钢印”般的“羞耻感”,从而避而不谈或是谈到“性”总是容易想到负面的内容,而不是美好的。
  • 2.中华内地的性教育严重缺失,以至于当福瑞群体较为年轻时,一旦接触到“性”,一定被认为是“不好的”。
  • 3.福瑞社群中所分享性相关内容作品较多,但缺少积极作用或教育意义。
  • 4.存在一定交叉身份与性相关的法律问题。
  • 5.中华内地的福瑞与男同性恋的交叉身份者存在与主流价值观较为冲突的性道德观念。


兽化的性道德?价值观的裂变[编辑]

性道德问题始终是一个中华内地性少数群体与福瑞群体最容易产生争论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个价值观裂变的今天,不同的思潮冲击着不同的群体,多元文化的碰撞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彩虹色,虽然尊重每一个群体是探讨的一个前提,但客观上,在中华内地,福瑞与男同性恋的交叉身份者在社交对象的选择过程中,很可能会回避非福瑞的男同性恋者。(用一种更口语化的说法,“兽圈”的不想进””“Gay圈“)

除去前文3.4章节提到的内容外,在性道德相关的行为面,中华内地两者可能的差异如下:

非福瑞男同性恋者 福瑞与男同性恋交叉身份者
性吸引来源 真人颜值身材为先 兽设为先
性交表达方式 约吗? 贴贴!
性互动更多方式 口交、肛交 抚摸、拥抱、亲吻
借宿请求发生时 性暗示意味强烈 仅仅只是借宿
同类非恋爱关系而同住屋檐下 少见 成年独立后常见
性对象多性伴侣时的感受 批判罪恶感(海王、渣男,即便自己也会有多性伴侣的情况) 介意程度相对较低,开放包容度更高
对另一社群的刻板负向评价 都是小孩子、二次元、瞎搞、天真、不现实、中二病 很乱、攻击性强、高危性行为很多而容易感染性病
与同类的性行为倾向成因 不了解福瑞,没有“恋物癖”,很多福瑞的现实本体不在自己的审美范围内 和福瑞的性互动更为安全

其中,对于中华内地传统性道德冲击最大的观念,还是需要让我们回顾一下3.2中关于“休闲的性”的理解:

今天的人类性学界,已经明确将“性”与“生殖”目的解绑,出现了关于“休闲的性”(Casual Sex)的概念。休闲性(包含约炮),指的是在承诺性的亲密关系之外的性接触。让休闲性在众多性关系中脱颖而出的是,这段关系中的双方既不用承诺,也不需要像经营亲密关系一样付出那么多精力。享受性不等于道德败坏,无论男女,性探索都是,且应当是自我探索的一部分[52]。并且,我们也需要在一个重要的问题上提出质疑:人类作为生物的最终目的真的仅仅只是为了繁衍后代吗?同时,休闲的性极有可能是人类同性性行为的主流模式。


休闲的性不代表一定会发展成深入如恋人般的亲密关系。在西方的约会文化中,确实有很多亲密关系的起点都是休闲性关系。但是你们之间的休闲性关系,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亲密关系,一定还有更多关系中的其他迹象,这些迹象会告诉你,你们究竟有没有可能发展的更深一步。心理学家Zhana Vrangalova博士认为:真正影响人们的状态的,并不是休闲的性这个行为,而是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如果约的动机是自我发起,自我主宰的,并且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观,我们就会感到相对满足。如果是寻求外界奖赏、为了逃避惩罚,或者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动机是什么的动机,那我们就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只有双方的动机完全自主自发,不牵扯道德是非,并且互相尊重,才是符合心理层面的“安全”的休闲的性[53]


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诸多的社会学研究已经表明:男同性恋的性伴侣数目是男异性恋的3.5倍左右。但性伴侣数量和“乱”并不应该等同,因为其中牵涉到性道德维度。其中,一项跟踪600人近40年的研究发现,“恐惧型依恋”可以预测个人一生中更多的性伴侣数量,以及更大的性依从性(sexual compliance,即遵从伴侣的性欲望)。恐惧型依恋者常常拥有更多的性伴侣。对男女来说都是如此。因为恐惧型依恋者渴望爱,却害怕亲密,而偶然的性关系可以让他们置于这种处境:性活动既增加了亲密度,逃离可能导致抑郁的想法,也让他们在感情上保持距离[54]


然而,在中华内地,让休闲的性与道德是非不牵涉,是很可能存在困难的。此外,休闲的性极有可能是目前全球人类同性性行为的主流模式,加之福瑞群体更具有自然信仰,更具有“自由”生活的概念,并且,福瑞实质上所定义、进行的性互动是一种更为表层的行为,那么这种“兽化的”“福瑞的”性道德观念便诞生了——性行为可以完全与繁衍无关,但可以是一种愉悦的互助,一种友善的表达,一种心灵或称灵魂上的联结,甚至是一种仿温馨自然的日常行为。我与你有性互动,代表我们的好感度相互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我们并不一定要成为恋人,并不一定要确定恋爱关系,广义上,虽然这并不能算是一种性与爱分离的观点,但是这种价值观已经完全冲击了传统的“婚前性行为是犯罪”“不确定关系就有性互动是耍流氓”,而这种思潮也在Z世代的年轻人中成为一种“对性更为开放”的趋势。


另外一个需要讨论的性道德问题是“开放式关系”,这种概念极有可能更被交叉身份者接受,并且常见于交叉身份相关的文艺作品内容中。


一般来说,开放式关系,建立在重要的相同的基础上,即双方坦诚相待,任一方都有在对方知情并许可的前提下与第三者发生亲密关系的自由。心理学科普团队Knowyourself对开放式关系曾有过很好的阐释[55]

开放式关系指的是在性的角度,伴侣双方不认同关系中的排他性,允许彼此在共同维护当前关系的前提下,和其他人发生性关系。也就是说,开放式关系必须建立在一段认真且相对稳定的亲密关系之上,且这段关系始终是开放式关系的中心。这也是开放式关系和常常“走肾不走心”的休闲性关系最本质的区别。(开放式关系并非唯一的非一对一关系,在其他形式的非一对一关系中,比如多角恋,不一定适用此处的定义。在这里不展开论述。)

开放式关系中的所有参与者必须对此完全知情且认可。(此处强调参与者,而不仅包括开放式关系中的主要伴侣,即任何参与开放式关系的第三者都有事先知情权。)

在开放式关系中,除了前文提到的坦诚和知情同意是必须遵守的之外,大部分伴侣对于彼此都有着情感排他性的要求。

开放式关系在伴侣选择上的相对自由,也意味着相应的责任更为复杂。


显然,以上提到的这两个概念与当下的中华内地主流婚恋价值观(传统文化/思想)有所冲突,也可以说,这些问题本质上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是属于灰色地带。但笔者在此处要强调性行为的原则——成人、私密、自愿、安全,一旦满足以上原则,这些与性相关的观念就应该被尊重。

七、交叉身份社群生态的改善策略[编辑]

待解决的问题[编辑]

发现与梳理存在的问题,是提出改善社群生态非常重要的一步。FurScience研究团队已经提出较多的、与福瑞社群相关的问题,经过笔者的思考与补正,将中华内地的福瑞与男同性恋交叉身份者存在的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暂时归纳为以下几条:

  • 福瑞的定义依旧模糊,缺乏共识且存在传播学问题
  • 交叉身份者是否确实存在低龄化(尤其是未成年人)趋势?
  • 假设交叉身份者确实存在低龄化的大占比、或是分布上的变化趋势,那么要如何去面对这种情况(或许与资源审查、作品分级、加强性教育、Z世代的思潮与性道德观念的裂变相关等)?
  • 交叉身份者更容易具有负面的公众形象(男同性恋者和福瑞身份是否会受到双重偏见?中华内地是否依旧对交叉身份者及与性相关的任何问题都容易与负面因素关联?)
  • 福瑞+男同性恋者的双重去中心化、饭圈化、小团体化问题,从而产生社群内部的冲突
  • 资本进入交叉身份者社群时产生的互动情况
  • 福瑞社群的“出圈”产生的启示(如:玲娜贝儿抢购热等)
  • 交叉身份者在“现实侧”的社交障碍
  • 交叉身份者对“现实”可能所存在的“逃避社会”的情况
  • 交叉身份者的群体特征是否真的是稀少、小众、边缘化的?
  • 交叉身份者相关学术研究过少
  • 两个社群中的偏执、偏见、歧视、不容忍和欺凌,以及承认或不被承认的霸凌确实发生在福瑞社群和男同性恋中。尽管它可能不是身体上的欺凌,但会发生严重的社会性欺凌(例如,谣言、排斥等)
  • “福瑞社群有没有做好“出圈”的准备”是一个持续很久的讨论,这样的讨论是否有必要?
  • 不同地域之间的交叉身份者思想观念存在的差异
  • 交叉身份者互联网社交工具/平台的缺乏
  • 交叉身份现实社交场景的缺乏
  • “反福瑞者”所塑造的公众对福瑞社群的刻板形象问题:性取向为男同性恋,成绩是垫底的,父母是失望的,家庭是不幸福的,本人是抑郁的(多数服用药物可能为: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奥氮平、喹硫平、丁螺环酮、碳酸锂、阿立哌唑、奥沙西泮等),
  • 作息是不健康的,发情是时时刻刻的。
  • 社群内的个体对于福瑞的理解不同(例如:由于似乎中华内地存在比较多“养设子”的情况,并且有时候,在中华内地的兽设并不一定与本人的心灵特质特别相关
  • 同伴工作时产生的“移情”现象。
  • 疫情对双重社群生态的影响(有一些研究指出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以上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理性地研究与探讨。


学术与社会工作干预[编辑]

中华内地的福瑞相关学术研究非常匮乏,远远少于日本、欧美国家,同时也远少于内地性少数人群的相关研究。中华内地的福瑞研究常常以个人研究为主,缺少福瑞学术团体,缺乏团队性的大型系统性研究,并且研究成果能见度低,成果转化度弱,传播效能较差。文献型、客观数据型、中立的、架构成熟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对于“现实侧”的相关研究来说。


对于交叉身份者的生态研究,可能的学术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学、心理学、性学、教育学、传播学、经济学、文艺学、医学等。这种交叉生态的研究产出,将对制定交叉身份者的生存状态改善策略具有重要的帮助。


学术研究与交叉身份者的社会团体、社会工作也是紧密相连的。基于多种因素,中华内地的交叉身份者非常缺少具有“专业性”指导的社会互助/公益性质的群体。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呼吁“兽展(兽聚)”主办方、知名度较高福瑞艺术家团队、福瑞相关平台与学术研究者进行横向合作,保证学术研究产出的同时也可能有助于资本的正向流动。


但是,我们依旧有理由去相信,随着文明的进步,福瑞与男同性恋者的交叉身份社群的生态总体上是向着一个正向积极的方向前行的,因为每一位交叉身份者应该都相信“不管在今后会有什么未来在等待,我都会守护有你存在的风景”。


八、后记[编辑]

本研究综述与探讨主要由笔者一个人完成,由于中华内地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性质的可参考对象实在太少,部分论证与探讨的过程不得不加入一些主观的情绪、推断甚至可能会是暴论。作为一种剑走偏锋的比较研究,一个非常不成熟并且缺乏参考的研究项目,欢迎大家进行理性探讨、批评和指正。


其实研究最早的初衷,还是因为遇见了比较多的交叉身份者进行门诊抑郁质治疗的个案。无论如何,对于男同性恋者或福瑞群体的偏见、歧视,都是有害群体身心健康的。


非常想把这篇文章做成视频,但是个人能力不太足够,希望有小伙伴可以帮忙。

中华内地兽迷与男同性恋者的交叉生态探讨图20.webp

同时,在此也呼吁更多的伙伴可以加入到中华内地的福瑞/性少数的学术研究中来,让我们的社群生态能够更加美好。


最后,感谢你能够看到这里,辛苦了,祝大家健康快乐,幸福祥瑞。



作者:包包 Aka Dr.B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in Medicine (Shanghai)

联系交流Q群:753932539


参考文献[编辑]

  1. 复旦大学知和社:《走进Furry世界》,2020年微信公众号推文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109801/
  2. 相关研究均可见FurScience官方网站 https://furscience.com/
  3. 荣格著,徐德林译.原型与集体无意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4. U-ACG:从愚者到世界脉络:《女神异闻录》系列的“认识你自己” http://games.sina.com.cn/y/n/2020-04-16/irczymi6690676.shtml
  5. 范红霞, 王霞. 论人格面具及其教育意义[J]. 教育研究, 2011(1):3.
  6. 选取自TIPI量表 https://gosling.psy.utexas.edu/scales-weve-developed/ten-item-personality-measure-tipi/
  7. 辰风:兽圈情况调查-结果分析(第二部分)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2489713
  8. 例如杨雪燕《LGBT人群的数量估计:国际经验和中国挑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958659/answer/2010280918
  9. 《中华兽史》第三章 中国兽圈社群发展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488642
  10. 为什么只有中国furry以同性向为绝对主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3869049/answer/1622465110
  11.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12. 为何同性恋在动物和人类中如此普遍,始终没有被进化淘汰?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6390828
  13. Knowyourself:“休闲性”(yue pao)都是走肾不走心吗?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5967698
  14. Wilson, E. (1984). Biophilia: The Human Bond with Other Species. Harvard,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5. De Mello, C. B., Munoz Pde, O., Lucci, T. K., David, V. F., Siqueira Jde, O., et al. (2015). Face scanning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human versus dog face scanning. Front. Psychiatry 6:150. doi: 10.3389/fpsyt.2015.00150
  16. Butterfield, M. E., Hill, S. E., & Lord, C. G. (2012). Mangy mutt or furry friend? Anthropomorphism promotes animal welfa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4), 957-960.
  17. Lobue, V., Bloom Pickard, M., Sherman, K., Axford, C., and DeLoache, J. S. (2013). Young children’s interest in live animal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1), 57-69. doi: 10.1111/j.2044-835X.2012.02078.x
  18. Muszkat, M., De Mello, C. B., Munoz Pde, O., Lucci, T. K., David, V. F., Siqueira Jde, O., et al. (2015). Face scanning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human versus dog face scanning. Front. Psychiatry 6:150. doi: 10.3389/fpsyt.2015.00150
  19. Alley, T. (1983). Infantile head shape as an elicitor of adult protection. Merrill. Palmer. Q. 29, 411–427.
  20. Brosch, T., Sander, D., & Scherer, K. R. (2007). That baby caught my eye…attention capture by infant faces. Emotion 7(3), 685-689. doi: 10.1037/1528-3542.7.3.685
  21. Glocker, M. L., Langleben, D. D., Ruparel, K., Loughead, J. W., Gur, R. C., and Sachser, N. (2009a). Baby schema in infant faces induces cuteness perception and motivation for caretaking in adults. Ethology 115, 257–263. doi: 10.1111/j.1439-0310.2008.01603
  22. Nittono, H., Fukushima, M., Yano, A., & Moriya, H. (2012). The Power of Kawaii: Viewing Cute Images Promotes a Careful Behavior and Narrows Attentional Focus. PLoS ONE, 7(9), e46362. doi: 10.1371/journal.pone.0046362
  23. Sherman, G. D., Haidt, J., & Coan, J. A. (2009). Viewing cute images increases behavioral carefulness. Emotion, 9(2), 282-286. doi: 10.1037/a0014904
  24. Archer, J. (1997). Why do people love their pet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18(4), 237-259, doi: 10.1016/S0162-3095(99)80001-4
  25. Borgi M and Cirulli F (2016) Pet Face: Mechanisms Underlying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s. Front. Psychol. 7:298. doi: 10.3389/fpsyg.2016.00298
  26. Lorenz, KLorenz, K. (1943). Die angeborenen Formen möglicher Erfahrung. Zeitschrift für Tierpsychologie, 5(2), 235–409.. (1943). Die angeborenen Formen möglicher Erfahrung. Zeitschrift Für Tierpsychologie, 5(2), 233-519. doi: 10.1111/j.1439-0310.1943.tb00655.x
  27. 新华日报:为什么人人都爱冰墩墩? 可爱的“婴儿图式”起作用 http://xh.xhby.net/pc/con/202202/23/content_1033757.html
  28. Tinbergen, N. (1953). The Herring Gull’s World. London: Collins.
  29. [29]Barrett, D. (2010). Supernormal stimuli: How primal urges overran their evolutionary purpos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30. Barrett, D. (2020). Supernormal Stimuli in the Media. In L. Workman, W. Reader & J. Barkow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on Human Behavior. (pp. 527-5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1. Archer, J., & Monton, S. (2011). Preferences for infant facial features in pet dogs and cats. Ethology, 117(3), 217-226. doi: 10.1111/j.1439-0310.2010.01863.x
  32. Gould, S. J. (1979). Mickey mouse meets Konrad Lorenz. Natural History Magazine, 88(5), 30-36.
  33. Gunnthorsdottir, A. (2001).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f an animal species as a decision factor for its preservation. Anthrozoös, 14(4), 204-215. doi: 10.2752/089279301786999355
  34. Knight, A. (2008). “Bats, snakes and spiders, Oh my!” How aesthetic and negativistic attitudes, and other concepts predict support for species protec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8(1), 94-103. doi: 10.1016/j.jenvp.2007.10.001
  35. Knight, A. (2008). “Bats, snakes and spiders, Oh my!” How aesthetic and negativistic attitudes, and other concepts predict support for species protec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8(1), 94-103. doi: 10.1016/j.jenvp.2007.10.001
  36. Bi, M., & Cirulli, F. (2015). Attitudes toward animals among kindergarten children: species preferences. Anthrozoös, 28(1), 45-59. doi: 10.2752/089279315X14129350721939
  37. Knight, J. (1999). Monkeys on the Move: The Natural Symbolism of People-Macaque Conflict in Japa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8(3), 622-647. doi: 10.2307/2659114
  38. Bailey, N. W., & Zuk, M. (2009).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and evolution.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4(8), 439-446. doi: 10.1016/j.tree.2009.03.014
  39. Mann, J. (2006). Establishing trust: socio-sexual behaviou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le-male bonds among Indian Ocean bottlenose dolphins. In V. Sommer & P. L. Vasey (Eds.), Homosexual Behaviour in Animals (pp. 107-13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0. Rahman, Q., & Hull, M. S. (2005).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kin selection hypothesis for male homosexuality.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4(4), 461-467. doi: 10.1007/s10508-005-4345-6
  41. 北同文化:中国公众对性少数群体歧视程度的地域分布:一项全国性调研 https://mp.weixin.qq.com/s/uNpqPR5aEVCGJbKBQVMHow
  42. 北同文化2021年《中国性少数群体心理健康与亲密关系研究报告》中对于性少数群体的依恋类型分布的研究
  43. 兽迷心理学 2018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754424
  44. 笔者的知乎专栏文章:《重要研究:刻板1/0划分使男同性恋幸福感更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1708825
  45. DSM-5为什么会取消“阿斯伯格”诊断?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8001909
  46. 感到抑郁就是得抑郁症了?专家:每天出现且超两周未缓解应警惕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72803920168722.html
  47. 关注抑郁症患者 不能只靠药物与医生 http://www.tibet.cn/cn/instant/local/202212/t20221228_7335657.html
  48. 百度百科:性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0%A7%E7%99%96/19969585#ref_[1]_20682493
  49. 陶林. 性偏好障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22(11):786-788
  50. Keenan, J. (2014, August 18). Is kink a sexual orientation? Outward: Expanding the LGBTQ Conversation.
  51. 对象有这样的“性癖好”,我该怎么办?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k1MTczMA==&mid=2652591728&idx=4&sn=1a54c4a2bdd98efc852b9244cc2e268b&chksm=8bfceaedbc8b63fb76db3761c1f1fb2f9328b2b500c8ff7e5417a38d62c03d0a8ea923235fd7&scene=27
  52. Knowyourself:“休闲性”(yue pao)都是走肾不走心吗?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5967698
  53. Knowyourself:“休闲性”(yue pao)都是走肾不走心吗?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5967698
  54. David J .Wallin,《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2021年1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5. Knowyourself:你以为的开放关系 Vs. 真正的开放关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51927331227124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