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文化
部分兽迷认为兽概念是个人信仰,属灵的内在寄托。但另一部分兽迷则仅只于收藏或欣赏作品。部分兽迷亦拥有抗拒某部份人类社会规范、或是厌恶人类对其他生物以或自然界所作所为的非人类立场思想。
另外也有将兽人概念视同如化妆舞会般的角色扮演,用以作为人际之间的社交媒介。抱持这种想法而步入兽人文化圈的参与者是比较多。但这两种想法并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是要特别注意的。
关于存在的可能性,认为兽人可以是任何一“种”与人类趋同演化的生命体;或着基因突变、人工干预所制造出来的嵌合体。兽人可以是介于人类与动物间的存在,也可以是独立无关于人类的个体,甚至兽人就是自然人的本质。
对于自身兽魂(兽人精神)的认定,共识指向盖亚之子,亦即环境保护者,而基于节制和守护的想法,有一定程度反人类的色彩。兽魂对不同的人来说可以是喜欢动物的精神、个性的一部份、朋友、德鲁伊(Druid)、探索自身以及追求完美的形式,或更单纯的精神象征、仅只是平凡的存在。这其中又牵涉到所谓的动物崇拜等观念。
而兽人文化,简单来说便是建立在这些基础思想上, 而其主要表现则是在于文学及绘画创作,正如前一章所言。
关于兽人文化的思想面与表现面上, 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原因是兽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果没有具体的表现, 便没有办法协助思想面的延伸; 而缺少思想面,则会无法表现出足以诠释兽人精神的作品。
所以在某个层面上来说,文学与艺术的创作不只是其文化的具体表现, 甚至是其文化的根本。
兽人文化的历史与其发展
如果单纯以“兽人”( Furry )一字的出现来当做此文化的起点,那么最早被冠上此一名词的,便是华特迪士尼所出品的“罗宾汉”(1973年出品,为第迪士尼的第21部长篇动画)(台湾于1996年上映)。虽然在文学中早有“Therianthropy”一字,但在中译上也仅使用“狼人”两字来解释,故在名义上的起点,依然是在1973年。
不过在此一名词诞生之后,更多人开始思考此一文化的起点,毕竟名称归名称,兽人却是早以存在,而在兽人之前,又势必是由动物推演而来。
根据考究,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相关资料,是古埃及(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4000年左右)的动物崇拜与兽头人身神像。(且根据地区,会有所差异) 此一文化是人类对于动物性的认可与喜爱的重要参考指标, 代表着动物对人类而言,并不只是食用与饲养的对象,而是可与人类站在同一个阶层,甚至是可崇拜、比人类更高尚的存在。(印度人将牛视为圣兽的行为亦然。)
依一些学者的说法,这些动物形象的神明的起源,是由于古人们看到自然界的动物有一些为人所惊异且不能理解的能力,因此把动物成一种信仰的对象,即所谓的动物崇拜。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并不是因为对动物的实体崇拜而来,而是动物背后所代表的力量。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些神明的形像是兽头人身,可能是动物拟人化的结果。
虽然此时的兽人形象还不完全,仅只于颈部以上, 但也已足以证明动物与人类形象在此时就已有所融合。
而在其后,古欧洲的塞尔特文化中的“德鲁伊”信仰,也以自然中的元素为崇拜对象,除了主要的橡木崇拜外,狼与熊的相关动物崇拜也已出现。
美洲的印地安文化中,亦多牵涉动物信仰,且在地区性极为明显,从北部地区的渡鸦一直到南部地区的麋鹿等,估计至少有二十种以上的不同动物崇拜,其中因某些部族亡佚而已失传,故没有切确可考的数字。
以上所述,都还在于单纯的动物形象为重,但因为其强调的“自然性”和“力量性”以及必要的“动物性”,乃是最初兽人文化的中心思维,故将其视为兽人文化的基本思想渊源的一部份。
其后的重要指标则是欧洲的狼人传说,因为一直到此时,兽人,才终于有了如同我们现今所见的样貌──如同前文所描述的一般。一个去除圣性,单纯人与兽之间的结合的产物。这个重要的转捩点除了为兽人创造出更加动物化的形貌之外,也让兽人的性格更加的贴近于动物,而不单只是动物外貌的人类。(也就是动物性的诠释,在此时较强调其力量性的恐怖,而非将其神格化。)
同样的,中国民间的传说,也多有动物与人的形象结合。如牛头马面、狐仙等妖魔,及某些神明会化身为白鹤等动物亦是。后来的“西游记”一作,更是集此一大成,猪八戒、孙悟空、牛魔王…。山海经中也有不少龙、鸟、鱼等动物与人结合的妖物。可见得在中国,动物的形象也常被拿来作文章。其中又特以神怪居多,因此较无神格化的藩篱。
日本则是受到中国的影响。 大化革新后,中国的阴阳道与道教传至日本,与神道教结合。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狐仙的引进,日本人解释狐仙为妖狐,并在其形象上加以刻画描述。比起中国所强调的狐狸修行成人形,日本更是喜欢描写其现出原形时,半人半兽的姿态和面貌。尤其在脸上长须的叙述这一点,更是个大突破。且日本的原住民爱努人也有所谓的“犬祖传说”,此乃由打猎时必须使用猎犬所衍生而来,同样也是代表着动物与人类有着相同立足点的文化。
兽人文化与其他次文化的结合
从前几个章节综合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所谓的兽人文化是建立在大量的图像与文字之上。文化表现则由早期的崇拜与尊敬,转为现今的艺术和娱乐性质。但基本上的文化内涵,如前文所提的“力量性”、“自然性”等是不变的。
此一文化靠着现代的资讯发展,在二十世纪后半开始有了明显的突破与发展, 并与许许多多的次文化结合,成为一般大众所看到的样貌。
文学、艺术
兽人大多出现在奇幻取向的文学与艺术创作中。在文学上,一般是作者为了加深小说中的世界观,或是尝试以非人类的观点来诠释作品,因此会引入兽人或是俱人性的动物。艺术方面亦然,力求冲击性与画面深度等原因与文学可归为一类。但有时亦是对人类社会有特殊见解的反动。以纯文学和艺术上来讲,其实是没有太多东西可以探讨的, 因为此两者的表现手法比较间接(艺术在此只纯艺术),较难触及其文化核心。其中直得一提的是,日本作家“半村良”所写的“兽人传说”中的兽人, 是指基督教中的恶魔的化身。这则是一种较特殊的见解。
动漫文化
兽人在动画与漫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与动漫文化的融合也最深。像是其最早的定义便是由动画中的兽人产生,可见两者间的关系深远。
兽人文化在美日的动漫产业中的发展有很大的差异。欧美国家的动画与漫画中,兽人大多是为了更加贴切的诠释角色性格,且欧美文化中较重动物,因此也更能抓住大众的心,尤其是对儿童,以动物性来表现人物性格,容易接受又好理解。较著名的作品“罗宾汉”、“忍者龟”、“森林王子”等都不难看出这几点。以日本而言,兽人在动漫中扮演的角色,是一种创新、富表现性的角色,比较偏向之前在文学与艺术中所提到的“增加作品深度”。一方面则是兽人类型的角色能加深观看者印象,博取好感。著名的作品比欧美的更加耳熟能详,如“神奇宝贝”、“数码宝贝”、“龙王传说”、“阴阳大战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