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身体的兽装:兽迷亚文化的媒介具身性分析(2023)
這個頁面是一份原始的、存檔的或翻譯的文件。 文件本身並不代表本站的立場,須盡可能保持原貌,並可考證。 |
《作为身体的兽装:兽迷亚文化的媒介具身性分析》 | |
作者 | 彭天笑、林书羽 |
---|---|
出版地 | 中国大陆 |
語言 | 简体中文 |
題材 | 媒介具身性; 兽迷; 兽装; 青年亚文化; |
類型 | 议论文集 |
出版者 | 《传媒论坛》 |
出版日期 | 2023年第4期(总第124期) |
頁數 | 2023年第4期 77-82页 |
ISSN | 2096-5079 |
目录
文献下载[编辑]
摘要[编辑]
“兽装”是兽迷亚文化中一种寄托了虚拟人格的特制礼服。在互联网时代,它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已经超越了亚文化圈层本身,试图进入大众文化的领域。而目前中国学界对于其以及其所在的兽 迷亚文化的研究尚属空白。以媒介具身性理论为框架,聚焦于兽装这一媒介的物质性展开分析。研究表明, 兽装不仅是基于幻象的虚拟化身,同样是一个象征兽迷身份的符码,也是一个体现兽装扮演者在兽迷社群 中身份的标志。
关键词[编辑]
媒介具身性;兽迷;兽装;青年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23)4-0077-06
作者简介[编辑]
- 彭天笑,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融合、游戏研究。
- 林书羽,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美学、游戏研究。
一、兽迷亚文化[编辑]“兽迷圈”(furry fandom)或称“兽迷亚文化”(furry sub- culture)在学界尚未获得一个准确的定义。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是,兽迷亚文化是一种由兽人(有时也译作“动物拟人” 或“人形动物”)爱好者组成的亚文化群体所创造和欣赏的亚文化。而这种亚文化的爱好者,被称为“兽迷”[1]。兽迷的主要成员是年轻男性[2]。这种亚文化生活方式的参与者,会去结交同样喜好和参与该亚文化的朋友,并常常阅听和分享 兽人题材的文学、动漫、游戏作品(如迪士尼电影《疯狂动物城》),并参加其他兽迷在本地或外地组织的聚会活动或者展览(以下简称“兽聚”)。兽聚上的活动包括写作、艺术交流、贩售兽人相关作品、兽装展演、桌游、舞蹈、兽迷分支聚 会(如爱好航空航天的兽迷)等[3]。
在虚拟世界中,兽迷会以兽人面貌塑造自己的化身(avatar),这种基于自己选定的动物形象而产生的化身被称为兽设(fursona)。一般而言,兽设至少应该包括姓名和种族,很多还包括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和角色经历。很多兽迷的兽设会有兽迷本人相同或相似的性格,只是往往更加 自信、开朗、活泼和幽默。[5]在兽迷圈中,拥有兽设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6],而许多兽迷在和其他兽迷交往的时候,也会以自己的兽设作为基准。常见的兽设种族包括猫狗等家 养动物,也有狼、狐狸、龙等媒体上经常出现的动物。[7] 自己制作,或者委托裁缝或服装设计师来制作的基于 兽设的兽人形象服装,则被称为兽装(fursuit)。那么,兽装 具体是什么样的?在兽迷亚文化中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兽迷亚文化中的兽装[编辑]“兽装”指的是一种兽迷亚文化中常见且具有标志性的服装,这一概念最早由罗伯特·金在1993年提出。[8]作为 美国著名兽聚“中西部兽迷节”的总裁和联合创始人,罗伯 特·金对兽迷圈的各种活动了如指掌。在2004年,他出版了著作《小动物扮演服装:制作吉祥物和兽装》。[9]他在这本著作中详细叙述了兽装的款式、风格、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并推动了“兽装”这个词的普及化使用。
三、媒介具身性[编辑]具身性(embodiment)起初是一个知觉现象学概念[16], 在其提出者梅洛·庞蒂看来,人的主体性需要通过生理基础 加以体现,而这些生理因素所形成的一个可以进行动作的 身体,是人类存在性的支撑,而精神和灵魂等方面,则是基 于这一中心的外延[17]。他把人类的身体视作一个媒介,一个 人类在世界上存在并和世界发生关联的媒介。正是因为身 体的存在,人类才可以了解其所处的环境,并且制定计划来回应和改造环境。梅洛·庞蒂关于具身的哲学观点促进了现代哲学的“身体转向”[17]。在梅洛·庞蒂提出“具身性”之后, 这一话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探讨。[18]如米歇尔·福柯在其著作《规训与惩罚》中,提出身体是权力的对象。[19]
四、兽装具身性的实践表达[编辑]兽装的具身性在很多方面都可得到体现: (一)制作兽装[编辑]制作兽装的人在兽迷圈内被称为“装师”。如果亲自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兽装,那么自己就是自己的装师。兽装制作需要的材料繁多,步骤复杂,工程浩大,仅头骨就需要 采用3D打印技术或者PVC材料制作,皮毛需要长毛绒布料来制作。而眼球制作更是复杂,既要保证其外观类似兽人(或动物)的眼球,又要令其尽量不阻挡视线。由于工程量相对较大,如果兽迷选择自己动手制作,可能需要多达数百小时的劳动时间。[27]
(二)贮藏和收纳兽装[编辑]如果想要制作和拥有兽装的兽迷,是已经工作且拥有 独立居所的人,那么这一问题较为易于处理。但对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就颇为棘手。而考虑到有75%的兽迷年龄在25岁或以下,可以认为这个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29]对于在学校寄宿的学生而言,大多生活环境较为狭窄逼仄,缺乏足够宽阔的私人储物和活动空间来完成兽装的制作步 骤,如果委托制作了兽装,也难以贮藏。而对于在家中和父 母共同生活的人来说,如果亲自制作,那么购买的大量材料和耗费的漫长时间势必可能引起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的注意。而即便委托装师制作,也仍然要面对贮藏问题。 另外,兽装的价格动辄几千元乃至数万元,这笔钱即便对于中产阶层的子女来说,往往也不是能够直接从零花钱、压岁钱中节省和积攒下来的。而对于工薪阶层的子女, 就更是天方夜谭。那么,兽迷势必会面对向父母开口要钱的问题。无论是通过编造谎言来蒙骗父母,还是通过陈述事实来取信于人,都可能遭到“大手大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之类的斥责。
(三)穿着兽装[编辑]尽管许多兽迷都以拥有和穿着兽装为荣,但是穿着兽 装(兽迷圈中称为“出毛”)本身带来的愉悦感主要是心理 上的。而在生理上,大多数兽装模仿动物皮毛的毛绒质地, 非常厚实。穿着兽装在兽聚或兽展中移动或停留一段时间,就会大汗淋漓、感到身体不适。因此,在穿着兽装之前, 提前穿上吸汗的紧身衣、手套、头套等,已经成为圈内共识。[30]也有的装师在制作兽装时,会在其中放置电风扇,或者在兽装周预留出可放置电风扇的位置。同时,由于兽头对视野的限制,兽装扮演者的视野水平角度会大大降低,一般仅有50度到70度,甚至可能小于30度。
(四)出借兽装[编辑]对于一件普通的衣服而言,只要尺码大小合适,借给别人未尝不可。但对于兽装而言,出借行为就多了一层内涵,出借的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实体,同时也是这件兽装所承载的角色。当一件兽装的拥有者把自己的兽装借给别人,就意味着他把扮演这一兽人角色的权利暂且让渡给他 人。为了保证出借之后,其兽设角色仍然可以得到妥当的扮演,有些兽装扮演者会在谨慎考虑借兽装者的身材、动作习惯和脾气秉性等之后才勉强答应。另一种情况是兽装 拥有者本人由于时间、经济等因素,难以参加某次兽聚,但 是希望自己的兽设角色仍然在该兽聚中出现,所以会主动 选择合适的兽迷,请他帮忙扮演自己的兽设角色。而扮演其他人兽设角色的兽迷,在圈内被称为“毛替”,即替代兽 装的原主人穿着“毛毛(兽迷圈内对兽装的昵称)”的人。
五、兽装具身性的理论分析[编辑]在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技术不断降低传播中身体 因素的权重。网络传播中,人的身体形象也日益模糊。反而 是在现实世界中没有生物学依据、完全不可能出现的兽人形象,返回和强调了面对面交流的理想传播范式。[31]这并 非对文明早期技术落后状况的复演,而是“身体在场”的概念以崭新的方式回归到传播视阈之中。 (一)非电子化的“增强现实”[编辑]“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类前沿计算机技术的统称。这一技术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传递虚拟的感官信息[32],并且让这种信息和现实世界的物品即时互动,形成叠加,从而制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感官体验。[33]在微软的增强现实产品HoloLens发布之后,这一技术逐渐得到普及。[34]但这一技术主要是依赖于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的方法制造“幻觉” 从而在印刷品等媒介上叠加虚拟场景。[35]
(二)身体缺席的现实在场[编辑]兽装这一媒介的出现和存在与互联网时代的浪潮背 道而驰,书写了一道独特景观。早在1996年,互联网时代到 来之前,《赛博空间独立宣言》已经在强调意识、传播和不同主体的连接,而否定人类身体存在的必要性。[37]身体的 “远程在场”替代了原有的、在文明社会中被熟知的具体的 时空在场。[38]而兽装所依托的兽迷亚文化兴起的时代和互 联网浪潮激荡的时代近乎重合,其受众往往谙熟互联网的 行为逻辑。但其并未迎合,而是在身体的存在性已经被电子环境中语言和符号学标记接管的情况下[39],塑造出一套独特的视觉形象,并使其具备物质性载体来对抗景观社会。
六、兽装的经济门槛[编辑]兽装价格居高不下。如日本的“天邪鬼工作室”,其私人定制兽装售价并没公开,但从其售卖的成品兽装中可见 一斑。即便在该工作室宣传的优惠活动中,一件兽装的价格尚且高达580000日元,约合人民币34000元[43]。在不计算 未成年人的调查研究中,兽迷圈的平均年龄在23到27岁之 间[44],有许多还是学生或者刚刚进入职场,凭着个人积蓄很难承担这笔支出。因此,对于家境普通或者较为拮据的兽迷来说,订制兽装是一件颇具挑战性的事情,可能需要节衣缩食或者经历漫长的和原生家庭成员的谈判。
七、结论[编辑]经历了长久的强调离身性的媒介研究之后,媒介具身性研究还处在相对蒙昧的起步期,只在心理学、旅游、教育等少数几个领域有较多探索。而目前国内对于兽迷亚文化 的研究更是稀缺。本文通过使用媒介具身性的理论,来解读兽迷亚文化中兽装的存在和呈现,从而抛砖引玉,一方面为媒介具身性理论寻找更多的实践证据,另一方面也在 尝试发掘兽迷亚文化这一题材的研究价值,为后来者提供 一个研究平台。 兽迷亚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文明时期。而在20世 纪末到21世纪初,这种文化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吸引了许多受众。作为这种文化中具有明确物质性和强大标志性 色彩的存在,兽装是兽迷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模仿兽人外观的定制服装,承载了复杂的文化价值,而这种文化价值正是通过其物质性来体现。从思考和绘制兽设,到选择和购买材料,或者委托装师,再到获取、贮藏、搬 运和穿着兽装,它无时无刻不在传递出一种属于兽迷亚文 化的独特讯息。兽装已经成为了独立于兽迷身体的独立角 色,并且被赋予了人格和情感变化。对兽装这一媒介加以解读,有利于为媒介具身性理论的发展提供更多实际案例 和素材,促进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在大众媒介数量繁多、移动互联网令人眼花缭乱的时 代,兽装作为一种新媒介,尽管没有呈现出替代和冲击旧媒介的革命性,但是已经镶嵌到原有的传播活动之中,并从“身体在场”的角度彰显其存在性,并呈现了独特的社会互动方式和实践表达。那么,兽装这一媒介和其他具有服装性质的媒介——如汉服、洛丽塔服饰等有什么异同呢?兽装是否必须依托于兽迷亚文化而存在? 除具身性外,还可从哪些角度来分析兽装的媒介属性?篇幅所限,更多问题留待之后的学者再做进一步探讨。
|
参考文献[编辑]
- ↑ Lucas, T.E., 2017. " Wolves, Dragons, and Ponies… Oh My!": Fursonas and Stigmatization in the" Human" World.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
- ↑ Reysen, S., Plante, C.N., Roberts, S.E. and Gerbasi, K.C., 2015. A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of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between fan and non-fan identities. World, 2(1).
- ↑ Reysen, S., Plante, C.N., Roberts, S.E. and Gerbasi, K.C., 2020. My Animal Self: The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Fantasy-Themed Identity Uniqueness.?Identity,?20(1), pp.1-8.
- ↑ Liu, C., 2017.?Alternative identity mediation across space and performance?(Doctoral dissertation, UC Irvine).
- ↑ Plante, C.N., Reysen, S., Roberts, S.E. and Gerbasi, K.C., 2016. FurScience!: A summary of five years of research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nthropomorphic Research Project. FurScience.
- ↑ Reysen, S., Plante, C.N., Roberts, S.E. and Gerbasi, K.C., 2015.Ingroup bias and ingroup projection in the furry fand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 7(4).
- ↑ Plante, C.N., Reysen, S., Roberts, S.E. and Gerbasi, K.C., 2016. FurScience!: A summary of five years of research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nthropomorphic Research Project. FurScience.
- ↑ Most Expensive Hub.Top 10 Most Expensive Fursuits In The World (With Pictures)[EB/OL].
- ↑ Riggs, A., 2011. Critter Costuming: Making Mascots and Fabri- cating Fursuits. Ibexa Press.
- ↑ Riggs, A., 2011. Critter Costuming: Making Mascots and Fab- ricating Fursuits. Ibexa Press.
- ↑ Bernstein, P., Paolone, N., Higner, J., Gerbasi, K., Conway, S., Privitera, A. and Scaletta, L., 2008. Furries from A to Z (Anthropomor- phism to Zoomorphism). Society & Animals, 16(3), pp.197-222.
- ↑ Reid, L., 2006. Talk the Talk: The Slang of 65 American Sub- cultures. Writer's Digest Books.
- ↑ Morgan, M., 2008. Creature comfort: Anthropomorphism, sex- uality and revitalization in the furry fandom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s- 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 ↑ Parsons, Z., 2009. Your Next -Door Neighbor Is a Dragon. Kensington Publishing Corp.
- ↑ Kranjec, A., Lamanna, L., Guzman, E., Plante, C.N., Reysen, S., Gerbasi, K., Roberts, S. and Fein, E., 2019. Illusory Body Percep- tion and Experience in Furries. In CogSci (pp. 596-602).
- ↑ 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 O'Connor, C., 2017. Embodi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 cial knowledge: Towards an integration of embodiment and social rep- resentations theory.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47 (1), pp.2-24.
- ↑ 蔡少燕,陶伟.从漠视到觉醒:西方旅游研究对身体的再认 识[J].人文地理,2019,34(04):1-12.
- ↑ Foucault, M., 2007.?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pp. 445-471). Duke University Press.
- ↑ Brooks, R.A., 1999.?Cambrian intelligence: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new AI. MIT press.
- ↑ 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
- ↑ 孙玮.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 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国际新闻界,2018,40(12):83-103.
- ↑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000.
-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 孙玮.赛博人:后人类时代的媒介融合[J].新闻记者,2018 (06):4-11.
- ↑ 苏涛,彭兰.反思与展望:赛博格时代的传播图景——2018 年新媒体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9,41(01):41-57.
- ↑ Guerrier, J.D., 2014. Bringing out the animal in me: An exami- nation of art and the individual within the Furry subculture.
- ↑ FurryWiki.侍剑犬工作室 [EB/OL].(2020-08-04)[2021- 05 -26].https://zh.furrywiki.cn/% E4% BE% 8D% E5% 89% 91% E7% 8A% AC% E5% B7% A5% E4% BD% 9C% E5% AE% A4,2020 -08 -14/ 2021-05-26
- ↑ Furscience .1.1 Age and Ageism[EB/OL]. https://furscience. com/research -findings/demographics/1 -1 -age/, 2016 -06 -16/2021 - 05-31.
- ↑ Bilibili.Furry萌新小课堂 第3 节 兽装[EB/OL].https://zh. furrywiki.cn/%E4%BE%8D% E5% 89% 91% E7% 8A% AC% E5% B7% A5%E4%BD%9C%E5%AE%A4,2020-02-02/2021-05-28.
- ↑ Crowley, D. and Mitchell, D., 1994. Medium theory.
- ↑ Fernie, K. and Richards, J.D., Creating and Using Virtual Re- ality: A Guide for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URL: http://vads. ahds. ac. uk/guides/vr guide/glossary. html.
- ↑ 张健,蔡新元.“增强现实”在传统出版领域中的应用探索 [J].科技与出版,2013(10):90-94.
- ↑ 李沁.沉浸媒介:重新定义媒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J].国际新闻界,2017,39(08):115-139.
- ↑ 王念.增强现实技术在传播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
- ↑ 凯瑟琳·海勒.我们可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 制论中的虚拟身体[M]. 刘宇清,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P36.
- ↑ BARLOW'S, J.P., 1996. Declaration ofindependence for cy-berspace.
- ↑ 谭雪芳.图形化身、数字孪生与具身性在场:身体-技术关 系模式下的传播新视野[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 (08):64-70+79.
- ↑ 凯瑟琳·海勒.我们可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 制论中的虚拟身体[M]刘宇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 ↑ 陈晓明.拆除在场:德里达的解构策略[J].当代电影,1990 (05):39-54.
- ↑ 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P511.
- ↑ 戴维·哈维. 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M]. 胡大平, 译. 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 ↑ 天邪鬼工作室.天邪鬼工作室2021年春节优惠活动说明 [EB/OL].https://www.atoama.cn/news/detail?id =24,2021 -01 -29/2021 -05-26.
- ↑ Plante, C.N., Reysen, S., Roberts, S.E. and Gerbasi, K.C., 2016.?FurScience!: A summary of five years of research from the Inter- national Anthropomorphic Research Project. FurScience.
- ↑ Bernstein, P., Paolone, N., Higner, J., Gerbasi, K., Conway, S., Privitera, A. and Scaletta, L., 2008. Furries from A to Z (Anthropomor- phism to Zoomorphism).?Society & Animals,?16(3), pp.197-222.
- ↑ Plante, C.N., Reysen, S., Roberts, S.E. and Gerbasi, K.C., 2016.?FurScience!: A summary of five years of research from the Inter- national Anthropomorphic Research Project. FurScience.
- ↑ 辰风.兽圈情况调查-结果分析(第二部分)[EB/OL].https: //zhuanlan.zhihu.com/p/212489713,2020-09-02/2021-05-26.